李白诗歌的“侠”文化

文章 2019-07-14 00:31:29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侠文化代表了民族文化的一支,侠所体现的遵守信诺、重义轻生等都代表了美好的民族性格。历史的步伐进入唐代,尤其是出现了一代“诗侠”李白,侠文化、侠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繁荣。

唐代是一个渴慕英雄、极富侠文化心理的浪漫时代,在这个时代横空出世了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侠,说他是武侠,他曾常年身佩宝剑,漫游天下,并有过杀人的经历,说他是文侠,他曾创作了大量游侠诗歌,极富侠义情怀和浪漫精神,其追求自由、飘逸洒脱的侠客气质备受世人仰慕,他就是一代“诗侠”李白。

1李白的游侠诗

李白自身的尚侠情结和侠客风骨,再加上的天纵才情、才华横溢,他的游侠思想必然要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据统计,在李白现存940余首诗中,据统计李白“诗中有剑、诗中有侠的,总数不下于百首”⑵,可见其游侠诗创作之丰。李白的游侠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描写游侠生活和游侠态度。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表现功未成、名未就时任侠行乐的生活状态。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少年子》)叙述少年游冶之事,表现及时行乐放纵不羁的飘逸之态。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游且猎篇》)将游侠与儒生作对比,认为只会讲经诵典的儒生不如游侠活得潇洒,肯定游侠的生活态度。

这些诗表露出了少年人的放纵不拘和玩乐习气,多展现游侠的射猎游冶、斗鸡走马、任酒使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展现和宣泄豪侠之气。

1.2歌颂侠客气质和侠义精神。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义气素霓生。”(《侠客行》)称赞侠客优雅、洒脱的飘逸气质。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赠友人三首》其二)“与君同急难”一句强调侠客急人之难,重节重义。“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表明侠士视情义为第一,而视金钱如粪土。

1.3表现自由精神。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行事我行我素,追求自由。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这两首诗虽与侠没有直接的关联,却反映了一种崇尚自由、不向权贵低头的大侠风范。李白一向自负轻狂,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自由精神的诗歌在他的诗中展现得尤为明显。

2李白的侠客梦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留别广陵诸公》)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从李白的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头戴高冠腰佩雄剑身穿珠袍坐跨骏马的少年侠士,很显然,李白早已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纵横天下的侠客。

李白好任侠,这是当时代的人们所公认的。青年时代的他就有过任侠的生活经历。“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上韩荆州书》)它是一个真正学过剑术的诗人,并且有过亲手杀人的经历。李白在其诗中写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杰”(《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李白自称所结交者尽是江湖英雄豪杰,并于闹市之中谈笑杀人。魏颢也曾这样描述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 ”(《李翰林集序》)至于他为何手刃数人而不受法律追究,则可能是由于当时蜀中地区律令松弛的缘故。

李白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在未出蜀之前就满怀豪情,满腔热诚,渴望建功立业、拜将封相。他选择入仕的途径也与众不同,他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之所以如此,由他的性格判断,可能是对这种循规蹈矩的仕途之路的天生反感,也可能是这条道路难以使他力抵卿相、一举成名,因此他选择的是通过荐举、制举的方式,用王霸之道、纵横之术来游说人主,以期一鸣惊人,从而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然而,李白这种“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到最后也仅仅停留在理想上,后来虽然受到唐玄宗的诏见,颇受玄宗赏识,但也只是因为他的文采出众,授予他的官职也不过是写诗作赋博君王妃子一笑的翰林院学士,这与他致身卿相、封妻荫子的梦想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可以说,李白的任侠精神与他积极用事息息相关,他的侠气与他的政治理想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侠既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又成为实现建功立业的一种手段。“万里横歌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送羽林陶将军》)希望凭借自己熟读兵书、任侠击剑的本领,累立边功、进爵封侯。“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但李白在仕途上总是不如意,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李白本想在乱世中一展雄才,可结果却身陷囹圄,还差点丢了性命。

当在现实中不得志时,李白往往就沉浸于用文字编织的侠客梦中,或自我鼓励,或借以排遣不得志的苦闷,他的任侠情感和侠客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他的一种精神寄托。“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两句诗既是李白极度自信的一种写照,也是在自我加勉,在屡受挫折之后仍希图东山再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自己的侠气难以得到舒张,抱负尚未实现 ,食不能咽,心中一片苦闷与茫然。

事实上,李白试图平步青云、力抵卿相的梦想的破灭是一种必然,他脱离唐代社会现实的价值判断是导致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然而,正是这样的价值系统却在艺术创作上成就了李白,他不拘一格洋洋洒洒的文学作品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傲世独立、文采飞扬的大诗人之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