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4 00:47:41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走”和“北”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文中的“我”指的是谁,以及想去哪看看。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北京和天山)

2、激情: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齐读,读好题目)

4、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5、初读课文,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6、同学们想去看看吗?(想)既然同学们这么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那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一定要克服困难)

二、学习生字

1、需要我们一起克服的第一关就是生字。同学们先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生字。

2、去掉拼音读“想 告 诉 路 京 安 门 广 非 常 壮 观”。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讲“路”字,认识足字旁。

5、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悟情。

1、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问题。

(3)分句朗读。

2、指导朗读:

(1)指导读好长句子。

(2)理解遥远、雄伟和壮观。

(3)区分:我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4)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句。

(5)男女生齐读第一段。

课文写的这么美都是因为什么呀?

3、认读“的”字短语。

弯弯的小路

雄伟的天安门

壮观的升旗仪式

4、指导写字。

(1)“北”北字笔顺要记牢,竖横提撇竖弯钩。

(2)“走”走路要在土上行,撇捺伸展走得快。

四、拓展延伸,延情。

天山的小朋友,心系北京,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那北京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跟随北京的小朋友去美丽的天山看一看。

下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