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数学教学原则与策略教育论文

文章 2019-07-14 02:59:43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原则 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分析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数学教学原则和策略,对于充分认识建构主义学习、教学理论,对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1数学教学原则

Vonglasersfeld(1991)曾针对如何应用建构主义于教学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笔者将其精华部分归纳并结合目前院校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具体如下:

(1)了解学生有什么

如果我们认同建构主义,假设学生必须建构自己的知识,我们就不能再假定学生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根据皮亚杰的说法,即使是婴儿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他们用来建构更多知识的唯一基础.所以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有些什么知识和经验.

(2)认真聆听和应对学生的回答

对一个问题,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什么,对学生而言都有其意义.因此,学生的答案对老师而言不论有多离谱,多奇怪或“多错误”,教师都应认真解读和应对.

(3)了解学生怎么想

教师若想改进学生的概念及其概念的结构,需要先试着去建构这个学生的思考模式.学生的思考模式是可以被一般化的,但在假设该学生适合某种模式之前必须县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不能任意假设学生的想法是简单或显而易见的.

(4)制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对解题有食髓知味的经验

通常学生一开始对解题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若要培养学生对解题有深入探究的兴趣或动机,教师就要去创造局势或氛围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或经历与解题有关的乐趣.如果学生对问题本身没有兴趣而教师只是简单的去应付,这种教学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5)问得很建构

问学生是如何得到他们的答案是一个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多问学生为什么,如何得到,有何用意,能否举例等,而少问学生会不会,懂不懂,对不对. (6)奖励耕耘甚于收获

成功的思考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成功的思考即使是基于无法接受的前提也应给与奖励.

为了去工解和欣赏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有几乎是无限弹性的心理准备·因为学生有时会从教师无法接受的前提开始.

(7)了解与熟练并重

区分训练与教学并非表示没有训练的空间,训练总是有用的,但训练本知并不导致了解.一个人除非他已经自动化了一些基本运算,否则他不可能成为数学家.但是如果他只有把一些基本的运算自动化而没有抓住背后的概念他也不能成为数学家.训练与教学要齐头并进.

2数学教学策略

有了原则之后,数学教学何时开始,何处开始,怎样开始等问题是教师接着要考虑的问题基本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外在环境、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数学课程的特性、各个单元的重点等等来选择适当的策略.这里介绍了一些可行的策略以供参考:

(1)重点式

把传统教不好或不好教的部分拿来“死马当活马医”.即使实验效果不好也不会比传统的,方法差,当然效果好就更好了.

(2)渐进式

先从自己觉得最有把握或最有信心的部分下手.慢慢积累经验是一种稳扎稳打的渐进策略.

(3)革命式

不管是怎样的班级、单元内容都全面的采用革命式的建构教学.这种方式挑战性高压力大但相对的进步也比较神速.

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努力形成广大教师具有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科观”.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第四,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

第五,让现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六,要让学生实现“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

第七,重视并努力使用计算机科技,等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