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西湖

文章 2019-07-14 03:34:29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中国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和西湖有怎么样的渊源呢?我们阅读下文学习了解。

鲁迅在杭州的足迹,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清光绪24年),因为祖父周福清牵扯科场贿赂案,被关押在花牌楼杭州府监狱[1],17岁的鲁迅第一次来到省城杭州与之前已住在杭州的二弟周作人一起去探望祖父。

其后在去南京水师学堂求学,每次来去经过杭州都去探望过祖父。在这一时期,鲁迅跟西湖有过什么样的邂逅,不得而知。

一、两级师范学堂时期

鲁迅与西湖之间有了明确的联系,是发生在1909年到1910年。那时的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任教,担任生理学和化学老师,并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这一时期的鲁迅,对教学投入的心血很大,几乎很少外出游玩。据同乡好友兼同事许寿裳的记载:“鲁迅极少游览,在杭州的一年,游湖只有一次,还是因为应我的邀请而去的”[2]。

尽管游湖仅有一次,但鲁迅却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在西湖周边的山中采集植物标本。据鲁迅1910年3月写的植物采集记录,他采集的地点涉及到钱塘门内外、葛岭、栖霞岭、孤山、灵隐、玉皇山等处。学生吴志刚曾撰文回忆老师鲁迅曾带他们攀登保俶山(即宝石山),沿山脊往南,经葛岭、初阳台直到栖霞岭。然后下山从平路折经孤山,沿白堤返回学校。[3]

二、1928年的西湖之游

1910年8月,鲁迅离开杭州,前往家乡绍兴任教。其后辗转于北京、厦门等地,最后于1927年与许广平定居于上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1928年7月,受到许钦文和川岛等人的邀请,鲁迅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杭州之旅。

1928年7月12日夜晚,鲁迅和许广平由许钦文陪同乘坐沪杭铁路到达杭州,住在西湖边的清泰第二旅馆[4]。

7月13日,鲁迅因身体不适在旅馆休息一日。

7月14日,鲁迅一行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孤山的楼外楼饭店用午餐,据说饭菜颇受鲁迅赞赏,特别是对其中一道叫虾子烧鞭笋的菜赞不绝口[5]。饭后一行人参观了附近的西泠印社,并在四照阁饮茶闲谈,一直到傍晚。晚上,鲁迅夫妇在川岛、郑奠、许钦文兄弟等人陪同下在位于龙翔桥附近的功德林餐厅[6]用晚餐。度过了一天的美食之旅。

7月15日,鲁迅一行再次到楼外楼用午餐,随后直奔虎跑景区,当时大概因为弘一法师曾在虎跑定慧寺出家的缘故,那里格外受到文人的关注。鲁迅在虎跑游兴很高,跟着一帮年轻人一起喝茶谈天,用泉水洗头濯足,恣意喧闹。天将黑时才下山乘坐汽车从苏堤到北山街回旅馆。

7月16日,鲁迅再未游西湖,只在城站抱经书堂去买了些旧书,后又至清河坊翁隆盛茶庄去买了些龙井。

7月17日,鲁迅返回上海。鲁迅在杭州的四天游玩,总体来说兴致还是比较高的,此后鲁迅也多次说起这一次杭州之行[7]。

三、鲁迅对西湖的评价

鲁迅曾在《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曾对西湖十景代表的这种无聊的“十景病”有着深刻批判。[8]也在文中对雷峰夕照有过这样的叙述:“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后人多以此段叙述认为鲁迅对西湖的评价不高。但这样的评价是结合了具体的批判语境的,未必作者本人真的对西湖风光评价不高。以1928年的杭州之旅来看,这是鲁迅与许广平同居之后的第一次旅行,大有蜜月之旅的味道,如果对西湖的风光评价如此之低,大概也不会选择到杭州。

同时代的浙江籍文人之中,鲁迅对西湖的描述的确是偏少的,但这可能也不代表他对西湖风景是看低的。我觉得这是由以下一个原因决定的。

一、鲁迅对旅游兴致不高。在《鲁迅全集》当中,几乎没有游记一类的文章,从东京到北京、厦门、上海各地,鲁迅几乎很少旅游。

二、祖父牵扯科场舞弊案,关押在杭州府监狱多年,杭州算是鲁迅家族的伤心地。以致鲁迅不愿意来杭州观光,亦少有记述西湖。

三、民国以来,浙江籍的国民政府特务和文人多对鲁迅有所攻击,鲁迅对此特别反感,这大概也是他不来杭州的原因之一。

[1]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的记载,花牌楼“离清波门头不很远”。

[2]据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3]转引自董舒林:《鲁迅在杭州的足迹》。

[4]后改名群英饭店,现为汉庭快捷酒店。

[5]川岛:《忆鲁迅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6]功德林为知名素菜餐厅,现全国连锁,杭州高银街曾开有一家,后歇业。

[7]根据郑祖樵《记家父郑奠教授的生前谈话:鲁迅与许广平游杭州》一文的记载,鲁迅还曾在游杭期间还曾到过灵隐,大概为误记,本文采纳川岛的记载。

[8]见傅国涌《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政府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