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数学

文章 2019-07-14 03:48:25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数学领域也有所成就,大家是否知道?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与数学的故事

在我的印象中,提及鲁迅与数学的材料极少。从零星的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对数学是有感觉的,绝不像某些文人那么排斥数学。可能他的数学成绩未必很好,但数学的思维是有的。

知乎上有人问:

一些文章记载: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带回了长泽龟之助馔著的《代数学辞典》等三本精装的数学书籍。到绍兴府中学堂工作后,鲁迅就割爱把这些书馈赠给青年学生王铎中,对他说,你年纪轻,记性好,要抓紧时间多看些书。看书的面也可广一点,基础广而坚实,专也容易了。(参考:鲁迅对青年向来爱护备至)

鲁迅从日本带回三本数学书赠人,另外两本数学书是什么?出处在哪?

据我所知,鲁迅送给学生王铎中是长泽龟之助撰著的《代数学辞典》、《几何学辞典》和《续几何学辞典》三本书。这三本书很恐怖,保守估计,合起来超过2000页,至少2公斤。不信的话,自己看看厚度。

(至于故事出处,早期很多资料都有提到,譬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鲁迅在绍兴》)

为什么鲁迅要从日本带这么重的数学书回来,原因是当时中国的数学书十分缺乏。1899年,鲁迅在南京矿物学堂学矿业。那是鲁迅第一次学到了数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包括他十分感兴趣的达尔文的进化论。鲁迅学习非常刻苦,研读了大量地质方面的专业书籍,对数学也很下功夫。由于当时书籍极少,他常常抄书。保留至今的,还有他手抄的四本数学笔记。

鲁迅一向主张博览群书。他曾说: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即使研究文学,也不可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独一无二的学问,而别的都不足道。这样狭隘的理解反而阻碍自己对某一专门的研究。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

鲁迅学习数学,也将数学思维运用于写作当中。

历史结账,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帐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整数。

鲁迅这句话,提及小数、整数,也提到四舍五入。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历史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大有小,被记录的都是大事。

我还以为即便为乙类读者而译的书,也应该时常加些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自然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想一想,或问一问就能懂得为度。必须这样,群众的言语才能够丰富起来。什么人全都懂得的书,现在是不会有的,只有佛教徒的“唵”字,据说是“人人能解”,但可惜又是“解各不同”。就是数学或化学书,里面何尝没有许多“术语”之类。

鲁迅的意思是,翻译的时候出现一些专有名词,让人不是一下子就能懂,也是正常的。佛教徒解读“唵”字,人人能解,但解各不同。这一句甚妙。我猜测是做了不少数学题之后的感悟。

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遥献这些崇拜家,算是望梅止渴云。

那就是——△。

这段话出自鲁迅的《张资平氏的“小说学”》,用△图形来代替三角恋爱,活了!

人+兽性=西洋人……自然不必再说这兽性的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的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人+家畜性=某一种人。

鲁迅运用两个算式,把某一种中国人与西洋人作对比,突出强调某种中国人的弱点:少了一点兽性,多了一点奴性(即家畜性),才被有兽性的西方列强欺凌。

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