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弟子规》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文章 2019-07-14 04:21:06 1个回答   ()人看过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是《弟子规》中关于借人物品方面的提醒和教导,其大意是: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对于借用过来的别人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俗语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教导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借用别人物品提前征得同意,对于借过来的物品格外爱惜并且能够准时归,这样的好习惯对于孩子将是一生的造就。

如此浅显的道理中却隐藏着深奥。如果一个孩子知道借用别人物品需要提前征得同意,请求允许,那么他就懂得了尊重别人,并且知道别人的物品不能占为己有。如果一个孩子愿意珍惜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东西,记得准时归还,那么与人诚信的品格也会慢慢的印刻在孩子的生命当中。

或许孩子们已经听了太多来自长辈们、老师们的教导,太多的教导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难免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有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向我们的孩子传达生活的道理将是一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情啊。妙音动漫制作的《中华弟子规》、《孝孝龙奇幻记》等多部大型原创儿童教育动画片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扬中华传统美德,正是家长和老师们教育孩子德行养成方面的首选教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上一页:包粽子散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