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76的教学设计范文

文章 2019-07-14 04:39:36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材分析:

《十几件7、6》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里面的一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是用破十法、连减和想加算减等算法解决20以内数学问题的进一步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8的题的计

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利用迁移规律自主探

究十几减7、6的题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迁移规律,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7、6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出示口算卡片,让三名学生去讲台前从老师手里自主选择一张卡片,自己选择十几减8或者9,并说一说方法,说完以后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提问一下别的同学

13-9 16-918-9 15-917-9 1 二、自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谜语导入

龙头凤尾宽嘴巴,金身有鳞包着它,

自由自在真逍遥,玻璃缸里能安家 。(打一动物)

出示“鱼缸内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们发现原来鱼缸里边有“13条金鱼,黑的8条,红的有6条。

2、移动小黑鱼,让学生观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同学们原来鱼缸里边有“13条金鱼,拿走7条,还剩些几条?

3、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反馈:1. 13-7=6

13-7=6

13-7=6

3 10 7+6=13

4、在老师移动小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解决13-6的问题

13-6=7

13-6=7

4

10

6+7=13

13-6=7

三、运用新知,自主练习

1. 说说,算算

问题:(1)你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2)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第1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

2. 算一算。

问题:边算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

“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等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想转化成了教学行为,教师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发展。

1.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引入阶段,教师通过用课件演示小金鱼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动手操作,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利用迁移规律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4、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处理不当,学生没学会怎么提出问题,要注意怎么设计这类问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