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文章 2019-07-14 05:04:4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在当代社会,儒家思想对当代人们仍然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现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儒家思想的重大意义更加凸显,而弟子规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文化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来,在社会变革中,曾经的打倒“孔家店”,对儒家文化的戕害很大,儒家文化甚至一度成为迂腐、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大到贪财腐化、生活堕落,小到言谈举止不文明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亟须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

在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当中,《弟子规》是儒学教育的基础。《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全文300多句,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部分。《弟子规》虽然只有千余字,却是从儒家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做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文化的精华 一、以孝为先

儒家认为,德行最根本的就是孝道,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孝道之上的,一切善心都是从孝心开始的,整部《弟子规》讲的就是孝。

孝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开篇的“首孝悌”就强调了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于天地之间,是因为底下有根,根就是自己的父母,能不忘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才能对他人以及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二、以信为本

“信”在儒家文化中为“五常”之一,即所谓“仁、义、礼、智、信”之信,也就是守信、诚实的意思。在《论语》中,“信”就是不欺诈。食言失约、谋事不忠、欠人财物、知过不改等,都是“不信”的行为。在中国蒙学教育中,“信”始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千字文》中说:“信使可覆。”意思是说和人约信,务必怀抱诚意,诺言一定要兑现。《左传》中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于“信”的高度重视和“信”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以爱为要

儒家倡导的“爱”,通常表述为“仁”。《论语·颜渊》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那么爱哪些人呢?《国语·晋语》中说:“爱亲之谓仁。”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说:“亲亲,仁也。”也就是说,“仁”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爱亲人是“仁”的基础。到了《弟子规》中,爱,成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种大爱。也就是说,儒家的爱是

有层次的,先用“见人善,即思齐”、“非圣书,屏勿视”的方式提高个人修养,然后从爱亲人开始,进而爱国家、爱整个天下。当爱推己及人,当朴素的爱亲人的情感发展为爱他人、爱国家、爱世界的情感时,爱的境界就得到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共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那将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再完善的法律,也代替不了道德的力量。因而,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滋养现代人枯竭的心灵,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意义重大。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后来成了他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越是不断增长——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的“星空”是自然的天道,康德的“道德律”就是我们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明明德”,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和“泛爱”,是人类的大爱。有了这些美德,我们的生命才会生机勃勃,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我们头顶的星空才能清明静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