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4 05:50:43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搜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爱迪生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

(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他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孩子,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他小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他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题目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晚上有太阳吗?

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明自然段号。〉

2.出示生字、词语:

(1)自由读

(2)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请来医生 急性阑尾炎 需要 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 挡手 简易〉

〈犹豫 手术 痛苦 发明 焦急 呻吟 自豪 智慧 一本正经〉

3.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一分一秒:一分钟一秒钟,意思是时间渐渐地过去。

挡手:挡住了手。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的办法。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犹豫:拿不定主意。

呻吟: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5.分自然段指名读读文。师生评议。

6.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7.讨论交流。

8.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9.指导朗读长句。

“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

10.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2)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3)手术顺利做完,医生夸奖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4)爱迪生对妈妈说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指名交流)组词,提醒书写要点。

请:换部首“清、情、晴、蜻、睛、精”,横之间距离相等。

医:笔顺“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学生书空)

急:刀字头——雪字部——心字底,中间部分又扁又小,收缩得比较紧。

性:竖心旁(点、点、竖)——生,横之间距离相等。

炎:两个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撇变成“点”。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需:雨字头——而。

何:单人旁——可。(“荷”去掉草字头;“河”去掉“三点水”,加上单人旁)

秒:禾木旁——少。

挡:当加“提手旁”。当下面的部分要写得舒展,和上面的“小字头”各占一半。

简:竹字头——间。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书空笔顺:

医( ) 性( )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3.师简介“急性阑尾炎”的医学知识。

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5.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十万火急〉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说主要内容。

(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2.当时情况怎样?指名读第一句。(当时情况很糟糕:妈妈的病急需做手术,但用油灯来照明做手术又很危险。)

3.思考讨论: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做手术很危险,当时人们的表现怎样?

相机板书: 医生 犹豫

妈妈 呻吟

爸爸 无可奈何

爱迪生 焦急

4.师引读,可是那时——,医生——。

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拿不定主意。)他会想些什么?(那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这个手术是做呢,还是不做?)

5.医生的犹豫就意味着手术不能马上进行了,小爱迪和爸爸多着急啊。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

6.指名读第3、4句。

爸爸和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抓住“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焦急、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

7.是啊,手术不能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我们的心都好象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谁来读一读这揪心的场面?(朗读指导:医生的“犹豫”,爸爸的“无可奈何”,妈妈的“痛苦”,爱迪生的焦急、紧张)

8.突然之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四人小组看图、读句子讨论交流。

(要求:把第二自然段5—9句多读几遍,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

指导有条理地叙述: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理解“眼睛一亮”:说明想出了办法。

“谁知”:别人都不知道爱迪生能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

9.爱迪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油灯多才能有一定的亮度,镜子大反射的面才比较广,手术才得以进行。)

10.指导朗读:爱迪生想主意部分读得稍慢。

11.开始,医生不明白,还不住地摇头说——,而后来,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板书:急中生智〉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他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2.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板书:化险为夷〉

13.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1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夸奖的语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自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自豪?她心里会说些什么?(感到光荣,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感到光荣)

3.出示爱迪生的话: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4.理解“一本正经”:态度严肃、庄重、郑重其事的。这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爱迪生对妈妈说的话,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5.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一个指真的太阳,一个指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东西。)

6.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板书:发明电灯〉

2.同学们思考一下,爱迪生怎么会发明电灯的呢?(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后才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在爱迪生的一生中约有两千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课后去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有关书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四、作业设计:

1.抄写、默写词语。2.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爱迪生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手术照明问题的?(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3.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是爱迪生想出办法,解决了做手术的照明问题,使手术顺利进行,妈妈脱离了危险。)

二、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妙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提出意见后再讲。

3.指名讲故事,评议补充。

三、填空练习:

1.爱迪生把( )油灯( )端了出来,又搬来一面( )镜子,把( )放在( )上,( )放在油灯( )。

2.做完手术后,医生对爱迪生说:“孩子,是你( )妈妈!”

3.爱迪生( )地对妈妈说:“我要造一个(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及( ) 需( ) 当( ) 请( ) 何( )

急( ) 须( ) 挡( ) 情( ) 荷( )

五、填上合适的词:

( )的脸上 ( )的笑容 ( )的明天 ( )的爱迪生 ( )的太阳

( )地说 ( )地呻吟 ( )地看着 ( )地搓着手

六、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和偏旁:

医( )( ) 急( )( ) 需( )( ) 炎( )( )

简( )( ) 性( )( ) 秒( )( ) 挡( )( )

七、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同学们的张张笑脸像(朵朵盛开的鲜花)。

一个个苹果像( )挂在枝头。 ( )像( )。

八、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测试

2.课后去找有关爱迪生的书读一读,了解爱迪生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板书设计: 15 晚上的“太阳”(发明电灯)

爱迪生 十万火急

“发明之王” 集中生智

化险为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