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所向故事

文章 2019-07-14 07:04:41 1个回答   ()人看过

【释义】众人都有共同的向往。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熊远列传》。

晋朝人熊远很有威望,人们敬重他为官清廉、孝敬父母,而且平易近人,待友诚善。

熊远在年轻时便胸怀大志,立志做国家栋梁。

一次,县令召他到县衙门做功曹,但他却辞谢不从。

人们看他不愿做官,但又希望这样的好人做官,为了让他能为百姓谋利益,便强行为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拉着他来到县衙里,他才勉勉强强地做了这个功曹。

熊远在县衙里办事认真,处事公道,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的名声越传越远。

他到县里仅仅10天,郡里便看上了他,将他提拔到郡里做官。

来到郡里,熊远见到太守,头一件事便是对太守说:“大人,你还是让我回去吧,我能辞退大官不能辞退小官,请让我回到县衙去吧!”太守哪里肯放他硬是让他留在郡里。

在郡里他又为国家和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后来,熊远成了司马睿的主簿。

当时晋朝执政的是愍帝司马邺。

有一年新年,朝廷要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为了使庆祝更有气氛,朝廷安排要歌舞奏乐。

熊远认为这样做有些太过分,与当时国家的危难局面非常不相称。

因为连年的战争与灾害,使国库空虚,现在朝廷的开支都处于维持现状,再拿出钱来大肆铺张,这钱从哪里出?惟一的办法就是到百姓那里去搜刮,这无疑又要给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使他们更加苦不堪言。

于是,熊远决心上书劝谏晋愍帝。

他连夜起草奏章,第二天早朝便急急忙忙地呈了上去。

在上书中,熊远写道:“上古时候,尧帝死后四海之内都停止演奏音乐。

《礼记》一书说,遇到凶年丧事要减少饭食,撤去奏乐。

现在晋怀帝刚刚死去不久,贼人当道,人神共忿。

天子应与百姓同忧,人心所归向的只是道德与仁义(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我劝天子应该提倡忠孝之仪,宣扬仁义之统,不要搞那些声色犬马的玩艺。

这与社稷安危、与百姓安危都没有什么好处。

臣下所言如有一定的道理,就请圣上不要再搞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了。

”司马睿对熊远的这些建议非常赞同,也苦口婆心地去规劝晋愍帝,并对他晓以利害,让他以社稷为重,以百姓的生活为重。

在熊远的奏章与司马睿的劝说下,晋愍帝最后还是听从了。

后来,熊远看到国内农田不整,到处一片荒芜,这使得粮食产量极低,百姓们无心种粮,几乎到了无法糊口的地步,至于向国家交税就更无从谈起了。

于是熊远建议皇帝,在这一年的立春那天,率领三公九卿,满朝文武百官到田里躬耕,用这种办法鼓励百姓种田。

到了立春这一天,只见田野上龙旗飘扬,身着各色官服的百官在晋愍帝的率领下,拉犁的拉犁,点种的点种,一片繁忙景象。

百姓们看到皇帝亲自率领百官种田,也都争先恐后地来到田间,这一年果然获得了大丰收。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