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小故事2则

文章 2019-07-14 10:09:59 1个回答   ()人看过

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古代民间小故事2则 ,欢迎阅读。

故事一:秀才借宿

话说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到处是白骨成堆,饿殍满野。中原一带更是十室九空,人踪绝迹,鬼哭狼嚎。

某地,有一个穷秀才,年过三十,自恃满腹经纶,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国。恰逢大乱初评,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朝中有一重臣是自己的恩师,决定投奔他,先谋一官半职为国家效力。

秋后,他打点行囊,不辞万里,徒步日夜兼程赶往长安。

一天,他走到河南边境,想多赶几步路程,就没有提早投宿。已是掌灯时分了,他走进一个被战乱破坏狼藉的大村庄,只见眼前有像人的影子飘来飘去,确实很累,就坐在村尾路边的石头上小憩,见从半空飘下一个男人影子,头戴员外帽,身穿长衣衫,两边有约三寸宽的几条淡红飘带,落到自己的身边,刚着地就不见了。秀才顿觉身上发冷,立即起鸡皮疙瘩,有一种害怕的感觉,想尽快找到人家借宿。进村见几户人家,门开着就是没有人。秀才不敢越过礼数,没有主人不敢擅入。他继续往前走,见房子就去看,同样都是没有主人,天色已经定更,没有见到一户点灯,心里一直纳闷。只好借微弱星光跌跌撞撞往前走。走了约五里,见一家很破旧的小茅舍,透出一豆微弱灯光,心想:有灯光就有人。满怀信心前去借宿。

当他叩开柴门时,出来的是一位面黄肌瘦、年过六旬的老妇。秀才说明来意,央求老妇借宿一晚。老妇说道;“我家破败不堪,没有隔夜之粮。更为甚家中没有成年男丁,请原谅不便留宿,烦请秀才另投别家吧”。秀才想;走千家不如住一家。央求道;“大婶啊,我一路走来,不见几个人。何况夜已定更,难辨路途。大厦千间夜宿一床。我一个出门人,没有露宿荒野就不胜荣幸了。”两人说了好久,老妇最后还是答应了。

秀才跟着老妇进了茅舍,抬眼一看,只见破床上睡着一个不到七岁的小男孩,他是老妇的孙子。瘦得黄皮包骨,就好像是一只瘦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老妇烧好热水,让秀才洗抹。秀才问及老妇一家的情况时,老妇哽咽的说道;“战乱是我那五十多岁的老伴和不满三十的儿子都抓去当兵打仗了,不久都相继战死。后来,叛贼来了,孩子她娘也死了,就剩下我们这半死的婆孙了”。未等说完早就泣不成声了。秀才取出自己的干粮给老妇一点,自己已经没有多少了。老妇感激万分,马上用开水泡一点点喂孙子吃。

夜深了,老妇让秀才到里屋休息。秀才一路劳顿,倒下就睡着了。不久,秀才在朦胧中感觉房间里有了红光,能看清里面的一切。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妇女披着乌黑的长头发,不知是怎么出现在房间里了。她个子比一般妇女高,身材适中,相貌清秀。在房间里翻这翻那,还不时的到床边看看,也不知是忙些什么,很久才离开,红光也消失了。秀才睡的木床,有旧蚊帐遮着,见妇人到房间来不敢惊扰,只是侧着身子睡,不声不响地看着,见妇人离开,才知道妇人是鬼魂。只是自己很疲劳,很快就睡着了。

天亮好久,秀才起来了,洗簌完毕。他问道;“大婶啊,那个很漂亮的夫人是你儿媳吗?”。老妇听了,一下嚎啕大哭道;“是的啊,叛贼来了,见我儿媳有几分姿色就要强行侮辱,儿媳不从,为保清白就撞柱而死了”。秀才听后深表同情,心里灼痛,别了老妇继续赶路。

秀才又赶了一天的路,从早到晚不见一个人。傍晚时分,他来到一个镇上,冷清清的,听不到鸡啼狗吠,看不见一娄炊烟。只见一片狼藉,冷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到了一更天,秀才见街道快要尽头的旧木屋,从破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秀才想;有灯光就有人家。他就不由自主的走向旧木屋。

秀才到门外先敲了几下门,好久不见有人来开门。秀才用手轻轻推开虚掩的门走进去,只见里面一间旧床上睡着两个男人,大概是父子俩。头前点着一盏桐油灯,“灯铲”的油快要见底了,白“灯草”灯芯不到两寸长。秀才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径直走进屋里,也许的动静大了一点,猛然惊醒了床上的中年人。中年人四十几岁,面黄肌瘦,风吹要倒。他连忙下床,招呼秀才坐下休息。过了一会儿,中年人发出很微弱的声音对秀才说道;“我爹早就睡着了,我去找点吃的来,恕我不能款待你,你累了就和我爹一起睡吧”。说完,中年人走出门外。秀才发现中年人走路轻飘飘的,好像两脚根本没有着地。

半夜早就过了,不见中年人回来,秀才又累又饿,没有洗漱就和他爹睡在一头。 起初,秀才睡在床边上,觉得被窝里很凉,就往里挪动一点,这时他爹也挪动一点了。秀才还是觉得冰凉的,有点带疑,又往里挪动一点,他爹也挪动一点了。两人紧挨在一起了,秀才觉得更凉,就用手很小心的摸摸他爹,他爹也用手摸秀才。秀才感觉到他爹身上又冷又硬,猛然心扑扑只跳,非常害怕,秀才知道他爹早就死了,已经成了僵尸。他连忙竖身爬起来,一股风跑向门外逃命。惊慌之余,扭头向后看,见他爹也风也似的追来了,比自己还快呢。秀才快要魂飞魄散了,没命的跑啊跑啊,眼见他爹就要抓走自己了,见前面有一棵大树,就机智地围着大树转了一圈,他爹不知道拐弯,一下抱住大树不动了。

惊魂未定的秀才,见他爹抱住大树不追了,才瘫倒在地上缓口气。他不敢乱动,就战战兢兢的躺在地上等天亮。不久,秀才看见中年人从半空中飘来,落到秀才跟前说道:“客官啊,你怎么把我爹领到这里来了,我哪有能力把他老人家弄回去啊”。继而用十分哀婉的口气央求秀才道:“客官,让您受惊了,我也是孤魂野鬼,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陪我爹,没有能力将他安葬,现在只能求您将他老人家入土为安了,求求您了”。说完,倒地行跪拜大礼。过后,中年人到大树下去陪他爹,直到天快亮时中年人才消失。

天亮以后,秀才找来锄头大铲,就在大树旁边挖了个坑,让死者安息。这个镇上依然阴森恐怖,不见一人走动,也听不到鸡啼狗吠。秀才那里知道这里方圆百里早就没有生命了,只有没人超度的阴魂眷念着自己的家。秀才想:战乱受害的就是平民百姓,只有国家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命才有保障。

故事二:孝顺女智斗不孝子

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一些民间的小故事,那么今天小编为你带来《孝顺女智斗不孝子》这个中国传统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民间小故事吧!

古时,有一个老人,夫人早亡,膝边有二男一女。女儿出嫁了,儿子儿媳倒也孝顺。老人手头尚积有些金银财宝,安享晚年,丰衣足食。

一日,两个儿子要求父亲将金银细软分给他俩,作为经商的本钱。老人经不起苦苦哀求,便同意了。想不到儿子分得金银即变了卦,不但不孝老父亲,而且让媳妇每日咒骂老人。为赡养老人之事,弟兄也争执不休,最后才勉强决定轮流赡养老人,每人养一个月。从此,老人过着被虐待的日子!

二月二十八日,老大对父亲说:“今天满一个月了,明天即是三月份,你该上老二家了。”而老二却说:“今天才二十八日,还差三天才是三十一日,老大该再养你三天。”于是,老人象个皮球似地被踢来踢去,没奈何来到女儿家。好在女儿孝顺,老人才得安生。

孝顺女对兄长不孝父亲之事义愤填膺,便施一计教训两个兄长。恰好这时侄儿来作客,她买了好多食物和新衣服一套送给侄儿说:“姑姑现在阔气多了。因为,你爷爷带来一批珠宝。”侄儿回家后,把情形讲给家人听。这一来,兄弟俩坐立不安了,商议了一回,老着脸皮将老人接了回来。每日好鱼好肉,说不尽满嘴献媚奉承话。

直到老人仙逝后,搜遍家园的四面八方,也不见一点珠宝之影。此时此刻,妹妹才悲愤地泄露“天机”,羞得两位厚颜无耻的兄长恨不能钻入地缝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