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童故事大全

文章 2019-07-14 13:00:03 1个回答   ()人看过

聆听是儿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获取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分享了经典儿童故事,欢迎阅读!

贪心的小磁石

有一块小磁石,非常贪心。 它走到哪里,就把哪个地方的碎铁屑、小钉子、曲别针统统揽入怀中,把自己弄得像个刺猬。 磁石以此为荣。

有一次,小男孩儿带着磁石出去玩儿,不小心把它掉进了小河里。

小男孩儿挽起裤腿,俯下身子,把磁石从水里打捞上来的时候,它虽然差点被淹死,却依然不忘把河底生锈的小铁片什么的一股脑儿吸附在身上……

小男孩儿笑着,把磁石满身的“毛刺”拂去,光溜溜的磁石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小男孩儿放学回来,找磁石玩儿,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小男孩儿哪里知道:那天,小磁石独自跑到街上,看到一尊又高又大的铁雕像,欣喜若狂,就想把它揽入怀中,可是它一凑上去,再也挣脱不开了。

直到现在,小磁石还紧紧地贴在雕像的脚趾上,像极了巨人的一个趾甲。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懂得满足,贪心只会换来不好的结果。

恩将仇报的坏狼

森林里有一只很坏的狼。

一天,他正在吃一只羊羔.突然一根骨头卡在他的喉咙里了。

“哎呀,一根骨头卡在我的喉咙里了。”他赶忙去看医生, “请帮帮我吧。”

医生熊猫先生说:“很抱歉,我帮不了你。骨头卡在里面。”

“我该怎么办啊?”狼伤心。

后来他遇到一只鹤。“亲爱的鹤小姐,请救救我吧,一根头卡在我的喉咙里了。我会给你报酬的。”

“好吧。我试试看。”鹤小姐说。她用她的长嘴把骨头拉了出来。

鹤小姐说:“现在我要走了。记住你的话,你该给我报酬的。”

“好的,给你报酬。”狼突然说,突然咬住鹤的长脖子,把她吃了。

故事中的坏狼不仅没有答应给鹤小姐报酬,反倒恩将仇报把鹤小姐吃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往往会因小失大,因为贪念一点小利益而放虎归山导致最后性命都不保了。要知道谗言不可信,更何况故事中的狼还是一个大坏蛋。它根本不懂得知恩图报。

生性好斗的竹鸡

竹鸡生性好斗,一碰见自己的同类,必要打个头破血流。

聪明的猎人就利用竹鸡爱打斗的性格来捕捉竹鸡,他在树林里将落叶堆成窠巢,把引诱竹鸡的游子放在里面,然后张开网,在树后隐藏起来。

游子被猎人困在里面,只有高声鸣叫。

野外的竹鸡一听见有打架的对象了,连忙闻声飞来,闭上眼睛,昂头冲进窠巢就要跟游子去决斗。

说时迟,那时快,网起处,没有一头竹鸡能够逃脱。

故事或许简短,道理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做事盲目的人容易被坏人利用,成为阴谋的牺牲品。所以,我们要做有主见的人,不要太盲目的活在世界上。往往盲目就是被别人利用来伤害我们的武器。做到再有主见一点,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不是被旁人随意左右我们的思想。

有钱人的儿子

齐国有个有钱的人,家财积蓄很多。

他的儿子很愚蠢,做老子的又不教育他。

一天,艾子对那个有钱人说:“您的孩子虽然长得不坏,可是不明白人情世故,将来怎么能管家呢?”

那人生了气,说:“我的孩子很聪敏,而且就仗着能耐多,哪有不明白人情世故的事呢?”

艾子说:“不用考验别的,只要问您的儿子吃的米打哪儿来的,他们若是知道,我就承当说瞎话的罪过。”

那人就叫了他的儿子来问,他那孩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呀,往常每次都是拿布口袋取来的嘛。”

那人这才愁眉苦脸地变了脸色说:“这孩子傻透了,那米不是打田里来的吗?”

艾子说:“不是你这样的老子不会生出他那样的儿子来。”

这则寓言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却也不少。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孩子的要体会父母的劳累,做父母的也不要娇惯孩子,否则就会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