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

文章 2019-07-14 14:19:02 1个回答   ()人看过

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谦让的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尊老爱幼的教材。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懂礼貌的故事》书,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来一筐梨,爸爸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让给了爸爸、妈妈、哥哥们,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大家都夸他有礼貌。

我读到这里被孔融的行为感动了,四岁的孔融都知道要做一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可是我以前很自私,吃东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己玩,从来都没有想别人。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很羞愧,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懂礼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东西一定先让长辈们吃,玩玩具也一定要懂得谦让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个心中永远装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一定会尊重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这种美德吧!这样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命也会更加绚丽多姿。同时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茫茫书海中,我的双眼被诗意的书名——《许愿树巷的叶子》所吸引。我情不自禁地翻开了它……

16岁女孩袁佳和唯一的亲人妈妈住在治安差的“贫民窟”——许愿树巷。这一夜,刚领完工资的妈妈在回家途中遭到打劫,住进医院生死未卜。这时,一个陌生男子出现了,他自称是袁佳的爸爸。迷惑的袁佳通过妈妈的日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叶子(袁佳)的亲妈早已魂归天国,陌生男子的确是她父亲,而妈妈——养母,她是爸爸的前妻。她蒙着巨大的耻辱收养了叶子……

合上书,我被袁佳的妈妈深深地震撼了!她竟一手抚养了“两个曾给她带来耻辱和伤害的人所生的娃娃,而且非常非常爱她”。这本书正好折射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妈妈经常凶我们,经常唠叨我们,但是她还是掏心掏肺地对我们好,一心一意地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用炽热的心去爱她。

有一次,我和妈妈为了一件事闹翻了——我想去同学的生日会,但妈妈千方百计地阻挠我,狠狠地凶了我一顿,我便赌气不理她,妈妈也不理我。往日热闹的家变得冷冰冰的。我平静下来仔细想想,妈妈只是担心我的安全才不让我去的,我不但不理解她还错怪了她,想想怪不好意思的。几天没听到妈妈的唠叨,还真是有点不习惯呢!正如书里袁佳说的,“被妈妈唠叨和凶一顿,其实也是幸福的。”

读了这本书,我对母爱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重新认识了妈妈的唠叨,我可越来越爱妈妈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孔融让梨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我也早就听过,但以前太小,只是听一遍就过了,现在长大了,回想一下,还是有不少感悟。

在文中,年仅四岁孔融就懂得让梨,别看这个小小的举动,更能显现出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连四岁的孔融都懂得让梨,当时的中国成为“文明礼仪之邦”也就不足为奇了。再看看现在的中国,虽然科技发达,但“文明礼仪之邦”的称号早已荡然无存,在一次学校组织韩国考察的活动中,校长和学生在经过一个地方时,看见一块牌子上用中文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这让大家都很生气,于是去找来了当地的负责人,负责人告诉他们,因为韩国人很少随随地吐痰,大部分吐痰的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件事,也让中国人抬不起头,在某个小学举行完升旗典礼后,整个升旗的地方成了垃圾的“海洋”,到处是果皮纸屑,让人不堪入目,而在日本,几千人在开完会后,整个场内没有一点垃圾,引人注目,这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所以文明礼仪是中国要面对的一大难体,所以08奥运会有一句话: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应该深深体会这句话,我就体会到了党对我们的希望很大,所以我门都应该讲文明。

让我们一起努力,再度成为文明礼仪之邦吧!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国传统故事孔融让梨

2.三字经《孔融让梨》的故事

3.三字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

4.弟子规中孔融让梨的故事

5.三字经故事:孔融让梨

6.有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7.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幼儿故事孔融让梨

9.孔融让梨的故事ppt

10.孔融让梨的故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