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文章 2019-07-14 15:40:56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准备学习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生:算盘)

显示算盘。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不过现代人们拥有更方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出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 7830+6780-13600 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

学生:计算器。(闪烁此选项)

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

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显示计算器优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2.认识计算器

(1)说一说:①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计算器,你认识上面的哪些按键,小组内说一说。②上台给班上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计算器和自己认识的按键。

(2)认一认:出示计算器示意图,教师指,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介绍相应按键的作用。

……

教师: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这些是计算器的功能键,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会用到这些功能键了。

3.探究例1

(1)初次尝试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完成后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学生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

(2)再次尝试

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1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