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教学设计三篇

文章 2019-07-14 18:36:07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刘三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会认“喉”等六个字。

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⑶听一听、唱一唱刘三姐唱的山歌。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探究,以默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的原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刘三姐唱的山歌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刘三姐唱的山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2.难点: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的原因。

3.关键:读一读、唱一唱刘三姐唱的山歌,体会山歌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 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对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善良、可爱,善于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让我们先来听听刘三姐的山歌吧!

2.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

3.教师:听了刘三姐的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自由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5.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刘三姐的歌声走近刘三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刘三姐的歌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突破课文重难点打下基础。)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⑴圈出本课的生字,并掌握它们。

⑵按照“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乡亲们爱戴”、“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刘三姐与莫财主请来的三个秀才对歌”、“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场眉吐气,拍手称快?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⑴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债”、“禽”。

⑶教师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认读。

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疾恶如仇:本课指刘三姐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

仗义执言:本课指刘三姐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面红耳亦:本课形容秀才们被骂得脸和耳朵都红了。

气急败坏:指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

狼狈不堪;形容受窘的样子。

扬眉吐气:扬起眉毛,吐出闷气。形容长期受到压抑得到舒展后的兴奋神情。

蜂拥而上:像蜜蜂一样拥上前去。

恼羞成怒:由于气恼、羞愧而发怒。

幸灾乐祸: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3.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

5.反馈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1~2):讲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乡亲们爱戴。

第二段(3~8):讲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

第三段(9~21):写刘三姐与莫财主请来的三个秀才对歌。

第四段(22):写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清文章的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理解、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刘三姐为什么会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2.指名反馈。

一是刘三姐山歌唱得好:她唱起山歌来,不仅乡亲们爱听,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二是刘三姐人品好;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不难,先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了解刘三姐深受乡亲们爱戴的原因,为学习后面内容做准备。)

四、学习第二、三部分内容

1.教师出示导读提纲

⑴默读第二、三部分内容,思考:刘三姐如何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 ⑵把刘三姐的山歌选几首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反馈。

⑴当管家仗着莫家的势力,要抢阿牛的一只野兔时,刘三姐用山歌灭了管家的威风。

⑵莫怀仁想霸占茶山,做自家坟地,被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图,使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⑶当莫怀仁提亲威胁时,刘三姐提出对山歌的要求。然后用山歌击败了莫怀仁请来的三个秀才。

3.教师:刘三姐的山歌真神奇,竟能用山歌当作武器同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刘三姐唱的山歌,体会一下山歌的威力。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出示山歌内容:

⑴天地山川盘古开,飞禽走兽众人财。想吃鲜鱼就撒网,要吃野兔带箭来。(意思是说管家不能抢别人的劳动果实。)

⑵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和众人排。横梁不正刀斧吹,管你是斜还是歪。(意思是说什么事情都得讲道理,你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就可以站出来讲。)

⑶没后悔,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意思是绝不后悔,我也不怕你。)

⑷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意思是说我的歌比你们的歌多得多,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⑸笑死人,劝你莫进圣人门,若是碰见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意思是你们不配做读书郎,如果是孔夫子的学生,你们这么差,一定要被打手心的。)

5.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山歌。

6.教师:从这些山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真是疾恶如仇,敢于仗义执言,敢于用山歌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他们边读边思考,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刘三姐唱的山歌,体会山歌的含义,理解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

五、感受人民群众的品质

1.教师:同学们,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以莫怀仁为首的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那人民群众又有什么表现呢?找出有关语句读读。

2.交流反馈:

⑴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大长了乡亲们的志气。乡亲们捋袖挥拳,蜂拥而上,管家在众人的嘲笑和咒骂声中急忙溜走了。人们都围上来说:“三姐,你的歌唱得好,真唱到我们心窝里了。”

⑵三个秀才和刘三姐对了一阵歌,已经狼狈不堪了,乡亲们还想戏弄他们一下,就出了个谜语让他们猜。

3.教师: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什么? (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六、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永远深受乡亲们爱戴。(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刘三姐走遍了壮族的山川野岭,她的歌声也传遍家家户户。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七、布置作业

l.照样子,写词语。

灰溜溜 弯弯曲曲

2.看拼音,写词语。

qì jí bàihuài yánɡ m?i tǔ qì nǎo xiūch?nɡ nù xìnɡ zāi lahu?

( ) ( ) ( ) (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幸灾乐祸)

②好像坐在插满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如坐针毡)

③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 (疾恶如仇)

④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仗义执言)

4.找近义词。

入迷( ) 爱戴( ) 嘲笑( ) 气急败坏( ) 轻蔑( ) 崎岖( ) 戏弄( ) 无计可施( )

5.多音字组词。

吓 难 冠 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因此),她深受乡亲们爱戴。

7.加标点并回答问题。

刘三姐走遍壮族的山川野岭□她的歌声也传遍家家户户□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因为刘三姐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所以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8.有条件的同学观看电影《刘三姐》,或有兴趣的同学学唱刘三姐的山歌。

附:板书设计

5.刘三姐

山歌唱得好

刘三姐 人品更好:热爱乡里 嫉恶如仇 深受爱戴

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篇二:《刘三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的文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疾恶如仇、敢

于斗争的优良品质。

教 具:

自制课件

教学重点:

把握课的文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怎样用歌声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教学难点:

理解刘三姐唱的歌声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师: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刘三姐) 你对她有什么了解?

2、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关于刘三姐的资料,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3、板书课题。师:看,这就是刘三姐。(课件出示)刘三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走进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刘三姐》。

二、自学〃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作上记号。

2、同学们,想去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看一看吗?通往刘三姐家乡的路有三条可以到达,分别是乘汽车、火车和飞机。只要大家能够读对并猜对下面这些词语,就能快速到达,有信心吗?请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自学下列词语,并猜一猜。 师:现在请各小同学自由选择交通工具。学生:我们这一组想坐……

(1)汽车:

歌喉 社会 欠债 花轿 奴才 飞禽 十万八千箩

(2)火车:

崎岖 威吓 擂台 锥子 聪明伶俐 忍无可忍 捋袖挥拳

(3)飞机:

恨坏人坏事像仇恨敌人一样。 (疾恶如仇)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仗义执言)

由于恼恨和羞愧而发怒。 (恼羞成怒)

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非常不安。(如坐针毡)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面红耳赤)

小结:大家自学的效率可真高,以上这些都没有难倒大家。恭喜你们顺利到达刘三姐的家乡,说说看,这儿怎么样?(出示图片)

生答:美!。 师:是啊,山美,水美,人更美。

3、刘三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段落,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三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适时板书:歌好 人品好

用山歌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受人爱戴

4、 没错,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带着以下问题,请各小组自学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5、 学生分组自学后汇报:

.课文写了几件事?

.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个个如坐针毡,而乡亲们听了却拍手称快呢?

6、师小结:刘三姐就是这样一个嫉恶如仇,仗义执言的人,(教师指着板书强调:歌好,人品好。)

7、山歌对唱。

师: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在刘三姐的对歌情景中,你喜欢哪一段呢?各小组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

师:刚才,各小组读得真热闹,现在就是你们表现的时候了,哪一组先来呢?(各组派代表读,读后学生点评。)

师总结:多美的歌声,这样的歌声怎能不使土豪劣绅如坐针毡呢?

三、课堂小练笔

1、挑选合适的词语写一段话赞美刘三姐。

2、根据观看的影片《刘三姐》或收集有关刘三姐的山歌,仿照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感言。

板书设计:

刘三姐 歌好 人品好 用山歌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受人爱戴)

篇三:《刘三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喉”等六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3、听一听、唱一唱刘三姐唱的山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探究,以默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的原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刘三姐唱的山歌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刘三姐唱的山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 教学难点:

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的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对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善良、可爱,善于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让我们先来听听刘三姐的山歌吧!

2、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

3、教师:听了刘三姐的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自由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5、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刘三姐的歌声走近刘三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本课的生字,并掌握它们。

(2)按照“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乡亲们爱戴”、“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刘三姐与莫财主请来的三个秀才对歌”、“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债”、“禽”。

(3)教师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认读。

(4)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疾恶如仇:本课指刘三姐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

仗义执言:本课指刘三姐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面红耳亦:本课形容秀才们被骂得脸和耳朵都红了。

气急败坏:指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

狼狈不堪;形容受窘的样子。

扬眉吐气:扬起眉毛,吐出闷气。形容长期受到压抑得到舒展后的兴奋神情。

蜂拥而上:像蜜蜂一样拥上前去。

恼羞成怒:由于气恼、羞愧而发怒。

幸灾乐祸: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3、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

5、反馈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1~2):讲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乡亲们爱戴。

第二段(3~8):讲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

第三段(9~21):写刘三姐与莫财主请来的三个秀才对歌。

第四段(22):写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刘三姐为什么会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2、指名反馈。

一是刘三姐山歌唱得好:她唱起山歌来,不仅乡亲们爱听,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二是刘三姐人品好;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

四、学习第二、三部分内容

1、教师出示导读提纲。

(1)默读第二、三部分内容,思考:刘三姐如何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

(2)把刘三姐的山歌选几首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反馈。

(1)当管家仗着莫家的势力,要抢阿牛的一只野兔时,刘三姐用山歌灭了管家的威风。

(2)莫怀仁想霸占茶山,做自家坟地,被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图,使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3)当莫怀仁提亲威胁时,刘三姐提出对山歌的要求。然后用山歌击败了莫怀仁请来的三个秀才。

3、教师:刘三姐的山歌真神奇,竟能用山歌当作武器同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刘三姐唱的山歌,体会一下山歌的威力。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出示山歌内容:

(1)天地山川盘古开,飞禽走兽众人财。想吃鲜鱼就撒网,要吃野兔带箭来。(意思是说管家不能抢别人的劳动果实)

(2)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和众人排。横梁不正刀斧吹,管你是斜还是歪。(意思是说什么事情都得讲道理,你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就可以站出来讲)

(3)没后悔,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意思是绝不后悔,我也不怕你)

(3)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意思是说我的歌比你们的歌多得多,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笑死人,劝你莫进圣人门,若是碰见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意思是你们不配做读书郎,如果是孔夫子的学生,你们这么差,一定要被打手心的)

5、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山歌。

6、教师:从这些山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真是疾恶如仇,敢于仗义执言,敢于用山歌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五、感受人民群众的品质

1、教师:同学们,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以莫怀仁为首的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那人民群众又有什么表现呢?找出有关语句读读。

2、交流反馈:

(1)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大长了乡亲们的志气。乡亲们捋袖挥拳,蜂拥而上,管家在众人的嘲笑和咒骂声中急忙溜走了。人们都围上来说:“三姐,你的歌唱得好,真唱到我们心窝里了。”

(2)三个秀才和刘三姐对了一阵歌,已经狼狈不堪了,乡亲们还想戏弄他们一下,就出了个谜语让他们猜。

3、教师: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什么?(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六、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刘三姐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做斗争,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永远深受乡亲们爱戴。(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刘三姐走遍了壮族的山川野岭,她的歌声也传遍家家户户。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七、布置作业

l、照样子,写词语。

灰溜溜 弯弯曲曲

2、看拼音,写词语。

qì jí bài huài yánɡ m?i tǔ qì nǎo xiū ch?nɡ nù xìnɡ zāi la hu?

( ) ( ) ( ) (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幸灾乐祸)

(2)好像坐在插满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3)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疾恶如仇)

(4)主持正义,说公道话。(仗义执言)

4、找近义词。

入迷( ) 爱戴( ) 嘲笑( ) 气急败坏( )

轻蔑( ) 崎岖( ) 戏弄( ) 无计可施( )

5、多音字组词。

吓 难 冠 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因此),她深受乡亲们爱戴。

7、加标点并回答问题。

刘三姐走遍壮族的山川野岭□她的歌声也传遍家家户户□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因为刘三姐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所以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个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人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8、有条件的同学观看电影《刘三姐》,或有兴趣的同学学唱刘三姐的山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