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别诗意思

文章 2019-07-14 20:26:18 1个回答   ()人看过

《山中送别》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 王维送别诗意思,欢迎借鉴!

王维送别诗意思

【作品简介】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原文】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山:王维辋川别墅所在蓝田山。

罢:之后

掩:关闭。

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敬称送别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翻译】

在山中我送你远去之后,心绪黯然,日暮时我独自关上柴门,此夜难挨aí。春草明年此时还会如茵翠绿,你会不会和美丽春天一同归来。

【评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下笔着墨之点。

诗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时刻,要写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举动。这是山居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极其平常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悬念。这样,所写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日暮时就想到来年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素材,运用朴素、自然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作者介绍】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思想感情。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大量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山石和清澈溪流,农村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娱悦和高蹈出尘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厌恶之情。在他笔下,劳动人民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

王维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气息。有《王右丞集》。

王维送别诗意思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