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要善用课外资源教育论文

文章 2019-07-14 22:24:20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本文从思品教学在课外资源运用方面阐述了思品教学要善用课外教学资源,让思品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心灵。

关键词:课外资源 社会实践 思品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围绕教材知识点,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主要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挖掘课外资源。

二、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观念,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三、课外教学资源的内容涵盖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课外教学资源来源于书报新闻、影视歌曲、文学作品、民间俗语、轶闻趣事等,涉及到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社会公德、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知识。

因此课外教学资源是思品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资源。作为思品教师,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丰富课堂教学。

四、课堂教学中,课外教学资源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导入上多动脑筋。教学导入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新奇。要做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教师应善用课外教学资源,搜集贴切的生活资源为导入服务。如在《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了吗?》的教学导入中,我就请同学们欣赏并吟唱歌曲《感恩的心》作为开场白,创设了温馨感人的情境,一下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而且让学生懂得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为本课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2.课堂教学中更应广泛应用课外教学资源。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所以我们要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所有信息资源,使师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教师要吧教学内容融入社会生活,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性、生活性,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的教学,这样的思品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从生活实践中来再到生活实践中去的目标。例如在《从行政诉讼说起》一课的教学中,我就请同学们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民告官”的故事,通过课外的生活资源,充实了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行政诉讼法》对普通百姓在维权方面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依法治国意义的理解。

3.课后拓展延伸要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生活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动力。所以思品教学应源于自主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生活实践。在《我们都有爱》的教学课后,我请同学们回去做一件关爱他人的事,实际体会关爱他人的感受,真正体会到“关爱他人,幸福自己”的内心享受。

五、初中思品教学在充分利用挖掘教材本身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要注意以下方法:

1.时效性。有时效性的材料是指反映时代特点,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热点以及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困惑等时效性极强的材料。因为教材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滞后性。初中思品教材是时代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收集和积累最新资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知识的现实感和真实性,更主要的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2.实际性。课外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注意从班级学校和农村实际出发。要注意离学生的生活空间越近越好。最好是学生耳闻目睹的现实案例,这样会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相信教师讲的道理是正确的。引用的数据、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有据可查的,不能随便编造,同时注意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案说法等中央电视台的有关栏目的内容。

3.针对性。课外教学资源的选用要注意针对性。要针对中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有的是学生认识不清的疑点问题。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的素材,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浅显化。

4.正面性。课外教学资源的选择要具有正面教育和示范作用,不能适得其反。要有利于学生观察、感受、体验、探究、参与合作,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在思品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课外资源,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化成自觉行动,给思品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落实素质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善用课外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