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神话故事

文章 2019-07-15 00:12:12 1个回答   ()人看过

中国语其它的国家都拥有着神话的故事,你知大有那些中外的神话故事吗?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中外的神话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外的神话故事篇一: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岭山的草原上,有一个叫鲁布桑巴图的人,他见蒙古族的同胞们终年经受风沙的吹打、雨雪的袭击以及魔鬼的侵袭,便立志要为他们建造一种结实的房屋。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愿望,办成这件造福于民的事,鲁布桑巴图骑着马走遍了高山林海,带着斧头在树林中砍伐最好的木材,又历尽千辛万苦将木材运回草原。他要用这些木材建造一座最宽绰而且最坚固的房屋。

房屋还在建造当中,有一天,鲁布桑巴图又去森林里选木材了。这个时候,有一个魔鬼从这里飞过,它看到这是鲁布桑巴图为了防范魔鬼的侵害才盖的房屋,十分生气,二话没说,马上动手开始搞破坏,一会儿的工夫,就把鲁布桑巴图还没有建完的房屋砸得七零八落。砸完之后,它担心鲁布桑巴图回来后不会放过它,便一溜烟地逃跑了。

当鲁布桑巴图在森林里又选好木材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屋完全被毁坏了,此时又正赶上来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雪,天寒地冻无处安身,他只好用选回来的木材搭成一个简易的房子让人们暂时住在里面,以躲过这无情的暴风雪。

人们都住下来了,鲁布桑巴图问大家: 我建造的房屋是被谁毁坏的。

人们告诉鲁布桑巴图 就是那个怕你建好房屋,再也没有办法侵害人的魔鬼。它砸坏房屋后,马上就逃走了。

鲁布桑巴图一听,顿时怒火中烧,他骑上了自己的宝马,下定决心,就算是找遍天涯海角,也要把魔鬼找到,狠狠地教训它一顿,让它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鲁布桑巴图骑着他的宝马走过了许多高山峻岭,越过了无数的河流池沼,无论是无边的草原,还是深深的山谷,他都几乎找遍了,可是却连魔鬼的影子也没找到。因为魔鬼知道鲁布桑巴图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早就钻到山上的一个石头洞中躲藏起来了。

鲁布桑巴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魔鬼,怎么办呢?恰好风婆婆从他的身边经过,他便向风婆婆说:“尊敬的风婆婆,你见到魔鬼了吗?”

风婆婆停住脚,低下头想了想对鲁布桑巴图说:“我去过森林和原野,又刚从山谷的那边过来,我没有见过魔鬼,但你也不要灰心,我看你去问问彩云吧,也许它知道魔鬼的藏身之处。”

“好吧,尊敬的风婆婆,谢谢你了。”鲁布桑巴图又继续向前走去。

鲁布桑巴图见到了彩云大姐,于是走上前去问她:“彩云大姐,请问你看见那个可恶的魔鬼从这里经过了吗?”

彩云大姐正低头忙着,听见有人问她,便抬起头来回答说:“我一直在地上收集露水,哪能顾得上这个,我飘得很低很低,因此没有注意到魔鬼是否从这里经过。太阳在高空,你不妨去问问太阳公公吧!”

对,对!我去问问太阳公公。鲁布桑巴图便去问太阳公公:“太阳公公,你老人家一直在高高的天空,有没有看到害人的魔鬼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太阳公公笑呵呵地对鲁布桑巴图说:“魔鬼刚过去,我正忙于照耀大地,以利于万物生长,没注意魔鬼跑到哪里去了,你去问问月亮姑娘吧!她晚上在天空中遨游,能够看到四面八方所发生的事情。一定会知道魔鬼的行踪的。”

“对,我去问问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马不停蹄又去找月亮姑娘。见到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问她:“月亮姑娘,你看没看到魔鬼到哪里去了?”纯真、诚实的月亮姑娘告诉鲁布桑巴图:“我看见了魔鬼,它慌慌张张地逃到大山的石洞里去了。你骑上宝马朝着东边走就可以找到它了。

“谢谢你,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马上按照月亮姑娘指点的方向追去。很快,他来到一座大山的石洞门前。他把魔鬼从山洞里逼了出来,便和魔鬼打斗起来。只打斗了几个回合,魔鬼便被鲁布桑巴图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最后,魔鬼招架不住了,只好仓惶逃走。鲁布桑巴图知道魔鬼如果真的逃掉了,以后还会继续为非作歹,便骑着宝马追了上去。魔鬼逃到山谷遇到了风婆婆,它就面露凶相,问风婆婆:”老风婆子,你肯定知道是谁把我躲藏的地方告诉鲁布桑巴图的,快点说出来,如果你不说的话,我就一口吞了你!”

风婆婆一看魔鬼的那副凶恶样,不免有些害怕,于是就把月亮姑娘说出魔鬼躲藏地方的事告诉了魔鬼。这下魔鬼对月亮姑娘可算是恨之入骨了,它飞向月亮姑娘。一看到月亮姑娘,就恶狠狠地向她怒吼了起来:

“好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黄毛丫头,谁叫你将我躲藏的地方告诉了鲁布桑巴图?我非把你吞吃了不可。”

月亮姑娘一看魔鬼气势汹汹的样子,并不畏惧,也非常生气地怒视着魔鬼,她原本是一张金黄色的脸,一下子被魔鬼气得像银子一样苍白。

她大声斥责魔鬼说:“你这个可恶的家伙能把我怎么样!”魔鬼气得嗷嗷怪叫,上去把月亮姑娘抓住,就要往口里吞,却见鲁布桑巴图正从远处追赶而来。魔鬼害怕,没有等到全部吞进去,就又吐了出来,马上一溜烟地逃跑了。但它却没有死心,一有机会遇到月亮姑娘,还是会不断地吞食她。这就是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

中外的神话故事篇二:赫克托耳之死

阿喀琉斯越来越近,像战神一样威武雄壮,青铜武器灿烂夺目。赫克托耳看见,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并转身朝城门走去。阿喀琉斯顿时扑了过来。赫克托耳沿着城墙,沿着大路没命地奔跑,并越过湍急的斯卡曼德洛斯河。阿喀琉斯跟踪追击。他们绕着城墙跑了三圈。奥林匹斯圣山上的神只们都紧张地看着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

"啊,神只们。"宙斯说,"好好地思考一下眼下的情势吧。决定的时刻来到了。是让赫克托耳再次逃脱死亡呢,还是让他丧生?"

帕拉斯·雅典娜回答说:"父亲,你想到哪里去了?难道你想让命运女神已经判定要死的人逃脱死亡吗?不过,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别指望神只们会同意你的提议!"

宙斯朝他的女儿点了点头,表示她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她立即从奥林匹斯圣山上降到到特洛伊的战场上。

这时,赫克托耳仍在奔逃,阿喀琉斯在后面紧追不放,不让他有喘息的机会,并且示意他的士兵,不得朝赫克托耳投掷飞镖和长矛。

他们围着城墙追逐了四周,现在又挨近斯卡曼德洛斯河,这时,宙斯从奥林匹斯圣山站起来,取出黄金天平,两边放进生死砝码,一个代表珀琉斯的儿子,另一个代表赫克托耳,开始称量。赫克托耳的一边朝冥王哈得斯倾斜。在一旁的阿波罗即刻离开了。

女神雅典娜走到阿喀琉斯身旁,悄悄地对他说:"你站着,休息一下;让我去鼓动赫克托耳大胆地向你挑战!"阿喀琉斯听从了女神的话,立即停止追击,靠在插在地上的长矛旁,看着雅典娜朝赫克托耳走了过去。

雅典娜变为得伊福玻斯来到赫克托耳的面前,对他说:"兄弟,让我们一起去反击阿喀琉斯!"赫克托耳看到他的兄弟非常高兴,他说:"得伊福玻斯,你真是我最亲密的兄弟。现在,当别的兄弟都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你却大胆地出城鼓励我作战,使我更加尊重你了。"于是雅典娜引着英雄朝阿喀琉斯走去。她举着她的长矛,跨着大步,走在前面。

赫克托耳对阿喀琉斯叫道:"珀琉斯的儿子,我再也不躲避你了!现在我跟你拼个你死我活。但让我们当着神只发誓:如果宙斯看顾我,让我取得胜利,那么我只剥下你的铠甲,并把你的尸体还给你方。你对我也应该同样对待!"

"我不和你订条约!"阿喀琉斯面色阴沉地说,"正如狮子不能跟人做朋友,我们之间也无友情可谈。我们之中必须死掉一个。现在使出你的本领吧,不管怎样,你逃不脱我的手掌。你欠下我的战士们的血债,现在得由你偿还了!"阿喀琉斯说着掷出他的长矛。赫克托耳急忙弯下身子,矛从他的头上飞了过去。雅典娜把矛拾了回来,交给珀琉斯的儿子。但这一切赫克托耳都无法看到。现在,他也愤怒地投出他的矛,正好击中阿喀琉斯的盾牌,但被弹落在地上。赫克托耳吃了一惊,回头找他的兄弟得伊福玻斯,想向他要他的长矛,可是他已不见了。赫克托耳这才意识到是雅典娜骗了他。他知道末日已到,但他不甘心让对方轻而易举地得手,于是拔出宝剑,挥舞着向前扑去。

阿喀琉斯迫不及待地准备厮杀,也等不及再掷矛了,他用盾牌掩护着冲了上去。他头盔上的羽饰在风中飘拂,长矛闪着寒光。他睁大眼睛,寻找机会,想瞒准赫克托耳的身上露出的地方下手。可是从头到脚他都用从帕特洛克罗斯那里掠去的盔甲保护着,只有在肩与脖子相连接的锁骨旁露出一点空隙,使得他的喉咙稍有一点暴露。阿喀琉斯看得真切,狠狠地用矛刺去,矛尖刺穿赫克托耳的喉头,但没有刺破气管,他虽然倒在地上,受了重伤,但仍能勉强说话。阿喀琉斯高兴地说,要把他的尸体喂狗。赫克托耳央求他说:"阿喀琉斯,我指着你的生命请求你,别让恶狗吞食我的尸体!无论你要多少金银都可以,只要把我的尸体送回特洛伊,让特洛伊人按照殡仪将我安葬!"

阿喀琉斯摇了摇头,回答说:"你用不着哀求,你是杀害我的朋友的凶手!即使普里阿摩斯愿意拿出和你相等重量的黄金作为赎金,你仍然难免要喂狗!"

"我知道,"赫克托耳临死前呻吟着说,"我知道你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不会同情我。但是,当神只为我报仇,当你被阿波罗在特洛伊的中央城门射中倒地快死时,你会想起我的话的!"说完这最后的预言,他的灵魂出窍,幽幽地飞进地府,寻找哈得斯去了。

阿喀琉斯却在一旁叫道:"你只管去死吧!无论宙斯和神只们如何安排我的命运,我都会接受的!"他从尸体上拔出长矛,将它放在一边,然后动手剥下原来属于自己的血淋淋的盔甲。

希腊人潮水似地涌过来,围观死者高贵的形象和雄伟的躯体。阿喀琉斯站在人群中说:"朋友们,英雄们!感谢神只赐福,让我在这里制伏了这个凶恶的人,他对我们的危害远远超过了其他人。让我们一鼓作气,杀向特洛伊城。我们倒要看看,他们是把城池献给我们,还是在没有赫克托耳的情况下仍敢抵抗。但我何必多讲,浪费时间呢?我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不是还躺在船上没有安葬吗?士兵们,让我们唱起凯旋歌,并把我杀死的这个敌人拉回去祭奠我的朋友!"

这个残酷的胜利者一面说,一边走近尸体,用刀在脚踝和脚踵之间戳了个孔,用皮带穿进去捆在战车上,然后他跳上战车,挥鞭策马,拖着尸体向战船飞驰而去。

赫克托耳的母亲赫卡柏在城头上看见了他的儿子,悲愤地撕下她的面纱,号啕大哭。国王普里阿摩斯也痛哭流涕。全城响起一片哀泣声,连城墙也震颤了。年迈的国王恨不得冲出城门,去追赶杀害儿子的凶手,众人好不容易才劝阻了他。

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洛玛刻还不知道丈夫的死。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宫殿里,专心在料子上绣着花卉。突然她听到城上传来一片哭声,心里顿时充满不祥的预感。她惊叫起来:"天哪,我担心我的丈夫已被阿喀琉斯杀死了。来人哪,快跟我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穿过宫殿,急步跑上城楼,看到珀琉斯的儿子的战车拖着她丈夫的尸体在野地里飞跑。安德洛玛刻顿时昏厥过去,往后倒去。她的亲属们急忙扶住她。当她醒过来时,仍悲痛欲绝地哭泣着,她的侍女们也在一旁哭泣。

中外的神话故事篇三:财神的故事

每逢春节,广大的汉族民众在纷繁的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必不可少:迎财神,祭财神。人们在按着世代传承的民俗程式操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心灵的期盼与精神的归属。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

英勇武财神

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帝。赵公明即赵玄坛,又称“赵公元帅”,最早出现于晋人干宝的《搜神记》,称其为取人性命的冥神,稍后陶弘景《真诰》则称其为致人疾病的瘟神。元无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则说其“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元帅”,司职“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等。

赵公明之所以成为财神,得益于明人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册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灵,此时的赵公明才从“恶神”转型为“财神”。其后,小说戏曲恒演不辍,推波助澜,赵公明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财神。在民间,赵公元帅多以骑黑虎、顶盔贯甲、左手托金元宝、右手持银鞭、身边有奇珍异宝装饰的形象出现。

关帝即关公,史有其人。据晋陈寿《三国志》记述,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争雄,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帝国,后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所杀。因曾有恩于曹操,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小说《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勇猛、重义、忠贞的形象家喻户晓。

据记载,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公元567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其后的封建君主为巩固其统治所需,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段内迅速发展。从隋唐至明代,关公庙宇激增,封号不断。到了清代,清统治者认为自己能够入主中原得益于关公的护佑,称其为“关圣大帝”。关帝信仰涉及各行各业。

智慧文财神

文财神指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即文曲星,也称梓潼帝君,他是掌管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的神,民间奉其为文财神。从信仰根源上看,文昌帝君信仰源于我国的星宿崇拜,《楚辞·远游》有“后文昌使掌行兮”句,洪兴祖补注:“《晋(书)一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录,五曰司命,六曰司寇’。”由于儒家崇尚“学而优则仕”,所以自汉朝以来,对文昌帝君的信仰逐渐得到了强化。

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东晋时四川人,后打仗身亡,人们便立祠纪念他,唐朝时追封其为“英显王”。道教将其吸纳入神谱,安排在文昌府中主司禄籍,并将地名(梓潼)尊作神名。至此,星宿具象为张亚子。随着宋代科举的盛行,张亚子名声大振,读书人笃信张亚子的灵性。明朝时天下学馆都立文昌祠。清朝规定,每年阴历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朝廷派员参加祭祀活动。现在,我们所称的文昌帝君实际上是文昌(星名)与梓潼(地方名)的结合体。历史上文昌的形象是雍容慧颜,头戴饰玉官帽,骑白驴,有两小童陪伴。中国传统年画中则表现其为面带笑容,手执“如意”,身携“聚宝盆”,常有“招财”、“进宝”相随。文昌帝君应该是出现年代最早、供奉者最多的财神形象了。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说法称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春秋战国时越国重臣范蠡为“文财神”,五代时人刘海蟾为“偏财神”等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