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见习生的安排论文

文章 2019-07-15 03:22:15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见习生的思想、心理、生理因素分析,在阐述合理安排见习生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应该如何更好的、更合理的安排的指导见习,使其在见习的同时也获得知识的积累,旨在与广大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同时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见习生教学安排

“见习生”顾名思义是观察、学习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该部分学生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原因,无法正常进行体育课的练习,故在体育课中进行见习。长期以来,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见习生的安排无非就两种情况:根据学生的要求允许其回班里自习:让学生坐在一旁不闻不问。这两种安排事实上根本无法达到见习的目的。该部分见习的学生由于远离教师教学地方,无法完整,准确地了解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失去了见习的意义。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见习生的安排做了大量的尝试,让见习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收到了很好效果。

1加强对见习生的思想教育

根据笔者观察了解,相当一部分要求见习的学生,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身体上,而是出在思想上,虽然有的学生确实存在程度小的摔伤,摔破或感冒等情况,但基本可以正常的进行较为轻松适当的练习。由于学生思想上出现了顾虑,于是就向教师提出要求见习。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在仔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引导,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回到练习的学生队伍当中去。另外,对少数患有慢性内科疾病或患有先天疾病的学生,教师要在看到他们的医院证明后,进行妥善安排。应该指出的是,对要求见习的学生进行认真的检查与询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教师掌握第一手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对要求见习的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这些工作要在准备部分之前完成。

2合理安排,积极参与

教师在课前对见习生所做的检查与询问是教师处理与安排见习生的依据。一般可将他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情况较严重的,如:上下肢出现严重的肌肉拉伤、扭伤、以及外科手术刚刚痊愈或患有先天疾病等等。这些情况其需要静坐静养,教师应在课前对他们进行妥善安排。另一类是情况较轻的,如:女生的月经期,阑尾炎的保守治疗,以及身体的擦伤等等,这些见习生,虽然参与正常练习有一定的不便,但是他们四肢都可以正常的活动,轻微运动还是可以的,所以这类见习生要合理安排。

2.1充当教师的助手

在每堂体育课当中,虽然要强调精讲多练,但是需要教师本人去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例如:记录成绩、讲解示范、摆放器材、纠正错误等等。如果把一些简单的事实安排给见习生去做,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教师的时间。例如:田径教学中测量成绩、记录成绩、起点发令;球赛的记录;足球比赛中的巡边员;健美操教学中的换放音乐等等。见习生通过这些活动,了解掌握体育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2.2充当学生的帮手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学练之外.还有许多其它事情需要学生自己去做。如:体操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铅球练学中的拾球以及跳远练习中的增加腾空高度的辅助练习等等.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数量学生去做这些工作,必然会影响他们当堂课的练习次数与练习时间,而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见习生来做.

3要求见习生写好见习报告

课中要求见习生认真观察,学习,并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写好见习报告。见习报告内容应有:上课的时间、地点、见习的原因、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目的等等,最后还应该谈谈感想、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对学生加深了印象,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见习报告中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质量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

4认真记录,及时辅导

一般情况下.除了较为严重的伤病需要长期恢复之外,其它的见习生一般下次课都有可能正常练习了。教师要在课后小结中.详细记录当堂见习生的人数原因以及预计下次课的恢复情况等。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在课余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能及时赶上教学进度,准确掌握教学内容.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在每项教学内容测试时,该班的达标率才不会受影响。

5结语

如何合理地安排体育课中的见习生,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对见习生,既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又要有针对性。一切要从见习生的实际出发,要从有利于见习生的健康发展的方向合理安排他们.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U].体育科学,2O04(3).

[2]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龙忠德,沈丽.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关怀初探.中国教育导刊.2005,11.

[4]吴燕丹.论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关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黄亮,檀传宝.教育应回归对人生的关照.教育科学研究2004,(4).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