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好人榜的散文

文章 2019-07-15 08:55:45 1个回答   ()人看过

自从儿子上了初中后,短信比原来多了些,因为学校开通了校讯通,每周至少四五条短信那是雷打不动的。

说起校讯通,觉得真是方便了许多,比如学校安排活动、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考试成绩等等,都会一一发过来,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内容,那就是孩子在校表现。每周一上午,儿子的班主任都会将他们班级上周的学生在校表现发过来,内容主要两部分,表现好的和表现不好的。对于表现好的,在名单后还附有褒扬的话,我对此美其名曰:“班级好人榜”;而表现不好的,名单后会提出严厉批评。通常是表现好的和表现不好的一次也就是五六个人,而短信没有点名的,则是表现一般了。

印象中,儿子好像还没有出现在他们班的“好人榜”上一次,我多少有点郁闷了。倒是被点名批评了两次,大多时候都是“默默无闻”,没有被老师短信提及。有一次,吃过晚饭,跟儿子下棋时,聊到了他们班“好人榜”的事来。我漫不经心的说,“这学期怎么没见过你上过你们班的‘好人榜’呢?是不是表现不突出呢?”儿子边走棋边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时也没做错什么哦。”“嗯,也好好表现表现嘛,争取也榜上有名呵!”“这周是不行了,昨天迟到了,下周吧,争取!”听儿子讲,上“好人榜”标准很高的,有许多一票否决的项目,像迟到啦、没按时完成作业啦、上课说话啦等等,出现一次,就没戏了。“哦,原来如此。那今后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呢。”

在有些人看来,评选“班级好人榜”的举动似乎有点滑稽,当然,老师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激励孩子、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了,无可厚非。由于工作关系,对于儿子,我平时过问的很少,没有提出过苛刻的要求,现在看来是自己out了。诚然,“好人榜”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希望。今后,自己愿向儿子那样向身边的“好人”学习,做一个“好人”,“见贤思齐焉”,不是么?呵呵。

——我棹不停,彼岸可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