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雨》教学设计三篇

文章 2019-07-15 09:10:19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音乐踩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歌曲《踩雨》分三个层次描绘了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情景,塑造了孩子们轻松、活泼、可爱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歌词的词意充满着童趣,听“踩雨呀!踩雨呀!”,这是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发出的呼喊声。特定的象声词“沙里格沙”、“叭里格叭”亲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音乐创造,完善评价机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力目标:创编活动,随音乐即伴奏,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感受雨和音乐的美妙,能轻松甜美的演唱歌曲。

四、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体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模仿学习法4、媒体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播放器、电子琴、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下雨的声音》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就是下雨的声音,随即展示幻灯片2

2、模仿雨声

师:你能模仿一下雨声吗?小雨声、大雨声。出示幻灯片3

二、歌曲《踩雨》

师:有这么一群小朋友,他们非常喜欢下雨天,因为下雨天他们能光着小脚丫踩雨,踩出一朵朵小雨花。他们在雨中都干了些什么呢?听一听这首歌曲你就知道了。

1、初听歌曲范唱 出示幻灯片4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甜美、轻松。

2、节奏练习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听出他们高兴地心情?分别出示幻灯片5、6、7 生:先读一读节奏“走 跑跑 走 走 ”,再拍击强弱边拍边读歌词

3、复听歌曲 出示幻灯片8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甜美的歌曲吧。这首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生:第一乐句和第六乐句;第五乐句和第七乐句。 出示幻灯片9

师:这两个乐句只是相似,哪里不一样你能不能找到?跟琴分别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师:从哪个乐句可以知道小朋友们是在什么季节踩雨?

生:生第五乐句和第七乐句。

4、学唱歌曲 出示幻灯片8

师:带着我们熟悉的乐句和旋律再来听一听歌曲,刚才会唱得乐句可以跟着唱。

生:跟范唱学唱。

师:唱到那一句时你的心里特别高兴?

生:自由说一说,随即试唱或教唱。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处理歌曲

分析每一乐句的情绪及演唱的力度。第一乐句声音轻巧跳跃;第二、三乐句声音连贯、圆润;第四、五乐句情绪兴奋、力度强;第六、七乐句生音跳跃、力度强。出示幻灯片10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出示幻灯片11

8、跟伴奏分组演唱。

三、编创活动出示幻灯片12

1、用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生自选乐器,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提升 出示幻灯片13、结束全课

1、出示幻灯片13根据实际情况,找程度较好的、节奏感较强的同学按曲谱的要求为歌曲伴奏。

2、小节在音乐声中结束全课。出示幻灯片14

篇二:踩雨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二、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并为歌曲

表演创作。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相似的旋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录音机 磁带 电子琴 费旧报纸 鼓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预备铃时多媒体播放《雨的印记》乐曲,营造课堂气氛。

二、猜雨

(一)导入

1、师:老师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

落雨聲.mpg

生:小雨

师: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吗?

2、谈谈对雨的感受。

师:你喜欢雨吗?喜欢怎样的雨?下雨的时候你喜欢干什么呢?生:踩雨。

师:你觉得踩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请用节奏的表现一下吧!

3、 节奏练习:(学生创作的节奏选择一个来练习)

节奏.ppt

三、听雨

(一)聆听《踩雨》(童声独唱)

出示课题《踩雨》

1、导入

师:师:下小雨的时候出来踩踩雨感觉的确不错。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在雨中踩雨呢。播放多媒体课件“踩雨”

踩雨欣赏.mpg

2、初听

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3、简短讨论。

师小结: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夏天在雨中嬉戏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我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感受一下雨天踩雨的情景,同学们为我展示了一幅童趣的画面。

四、唱雨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异同之处

教师:

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类似的童年回忆。因此,以“踩雨”为创作灵感的歌曲很多,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踩雨》

注意一下两首曲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

歌曲范唱.ppt

设问: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说一说

2、教师范唱,学生再次感受音乐。

歌曲伴奏.ppt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

3、学生跟随范唱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歌曲范唱.ppt

4、分段学唱歌曲,采用接唱的方法学唱(重难点句子单独学唱)

歌曲范唱.ppt

5、教师:

同学们都是学习的能手啊!这么快就把乐曲学会了。我想听同学们演唱全曲,你们准备好了吗?(重点难点句子处理。高音演唱时要注意的要素。) 歌曲范唱.ppt

6、同学们的声音可真美啊,那怎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可以使歌曲更美更动听呢?

学生讨论体验

教师: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演唱吧。

歌曲伴奏.ppt

7、拓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来演唱这首歌曲的,好吗?

踩雨.mpg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聆听了雨声,共同领略了雨世界的奇妙,还一起体验了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耳去聆听,我们一定会收获很多的快乐,发现生活处处是美!

歌曲伴奏.ppt

篇三:音乐教研课教案《踩雨》

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为了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2003-2007年振兴行动计划》,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学生从小树立终身健身体育意识,通过活动,促进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体育、艺术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新课程实施的力度,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促进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在雨中玩耍的开心、快乐。

2 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来表现音乐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晏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千条线 万条线 落在水里看不见)

生:雨!

师: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

师:下雨的时候,你们在雨中玩些什么?

师:雨有许多许多,有绵绵细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阵雨等等,你喜欢怎样的雨?为什么?

师:当天空下着小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滴答滴答)

雨越下越大,这时候你觉得雨声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声音变大了,哗啦啦啦)

师:你能用身边的东西或肢体表现大雨或小雨吗? (学生表现得很棒!)

师:你们瞧,有一个小朋友正在路边踩雨玩呢!你们想不想加入他?

(生初听音乐边律动)

二、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踩雨》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说说听后的感受。

3、用视唱法学唱歌谱,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4、完整唱歌谱。

5、跟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唱第一段歌词。(提出注意点,并正确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生说说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儿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着雨花玩耍的情景,塑造了活泼、轻松、可爱的形象。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意境。

三、创编与活动

提出要求: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表现儿童在绵绵细雨中踩雨的情境。

1、生小组讨论合作(多种形式表现)比一比哪组表现最棒!

2、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四、小结、作业

师: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家们用他们的笔,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各样的雨景,他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学过许多关于雨的歌曲,回去以后搜集一下,下节课交流,看谁找到的关于雨的歌曲最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