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春联

文章 2019-07-16 08:36:06 1个回答   ()人看过

春节对联民间简称“春联”,春节贴春联在民间大规模流行于宋代,在明代的时候开始盛行。每逢春节,无论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此寄托新的一年中家人心中的美好愿望。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2017新年春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2017新年春联

(一)、 上联:雄鸡唱韵 下联:大地回春

(二)、 上联:神猴辞岁 下联:金凤迎春

(三)、 上联:鸡鸣晓旦 下联:燕舞阳春

(四)、 上联:知廉标五德 下联:报午必三鸣

(五)、 上联:鹊送喜报 下联:鸡传佳音鸡年

(六)、 上联:红鸡啼夜晓 下联:黄犬吠年丰

(七)、 上联:猴引康庄道 下联:鸡迎锦绣春

(八)、 上联:鸡声天下曙 下联:春意海南潮

(九)、 上联:金鸡日独立 下联:紫燕春双飞

(十)、 上联:鸡鸣天放晓 下联:政改地回春

春节对联 | 春节传说 | 春节由来 | 春节祝福语

(十一)、 上联:雄鸡喔喔颂尧天 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

(十二)、 上联:雄鸡一唱天下白 下联:锦犬再雕宇宙春

(十三)、 上联:雄鸡唱罢九州乐 下联:金犬吠来四海安

(十四)、 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 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十五)、 上联:鸡鸣晓日江山丽 下联:犬吠神州岁月新

(十六)、 上联:闻鸡起舞迎元旦 下联:击壤而歌颂小康

(十七)、 上联:四海升平歌舜日 下联:九州盛世乐尧天

(十八)、 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 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

(十九)、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 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二十)、 上联:万户桃符新气象 下联:群山霞彩富神州

(二十一)、 上联:把酒当歌歌盛世 下联:闻鸡起舞舞新春

(二十二)、 上联:鸡报小康随日出 下联:年迎大有伴春来

(二十三)、 上联:猴奋已教千户乐 下联:鸡鸣又报万家春

(二十四)、 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 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二十五)、 上联:跃马扬鞭芳草地 下联:闻鸡起舞杏花天

(二十六)、 上联:鸟报晴和花报喜 下联:鸡生元宝地生财

(二十七)、 上联:癸戴草头朝赤日 下联:酉添春水上朱颜

(二十八)、 上联:金鸡高唱迎春曲 下联:铁牛欢催改革潮

(二十九)、 上联:保驾护航奔富路 下联:昂头振翼唱东风

(三十)、 上联:鸡声一唱东方白 下联:猴棒三挥玉宇清

(三十一)、 上联:雄鸡喜报春光好 下联:健笔勤书正气多

(三十二)、 上联:金猴留恋丰收年 下联:彩凤欢啼盛世春

(三十三)、 上联:犬能守夜迎新岁 下联:鸡可司里送旧年

(三十四)、 上联:鸡描竹叶三中颂 下联:犬绘梅花五福临

(三十五)、 上联:金鸡一唱传佳讯 下联:玉犬三呼报福音

(三十六)、 上联:金鸡报晓歌大治 下联:丹凤朝阳赞中兴

(三十七)、 上联:金鸡唤出扶桑日 下联:锦犬迎来大地春

(三十八)、 上联:喜庆新春闻鸡起舞 下联:欣逢盛世跃马扬鞭

(三十九)、 上联:邦兴国治鸡唱门庭 下联:春暖花开犬蹲院里

(四十)、 上联:雄鸡喔喔颂尧天邦兴国治 下联:腊狗汪汪歌舜日春暖花开

(四十一)、 上联:鸡唱月归一线长天皆瑞霭 下联:犬歌日出九州大地尽朝晖

(四十二)、 上联:鸡唱三通万家春正乾坤气 下联:凤鸣两岸一树梅开天地心

(四十三)、 上联:点点梅花笑迎雄鸡朝天唳 下联:声声爆竹欢送大圣载誉归

(四十四)、 上联:大业方兴五星旗展金鸡唱 下联:小康在望四化图开彩凤飞

(四十五)、 上联:捷报频传圣猴舞棒辞岁去 下联:宏图再展金允高唱迎春来

(四十六)、 上联: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帘洞 下联:民安国泰玉羽司晨报晓春

(四十七)、 上联:金鸡报晓改革似春风化雨 下联:彩凤朝阳腾飞如旭日升华

(四十八)、 上联:雷震南天滚滚春潮生九域 下联:鸡鸣大地彤彤旭日耀寰球

(四十九)、 上联:春回大地喜庆新春闻鸡起舞 下联:福满人间欣逢盛世跃马扬鞭

(五十)、 上联:在圣班师一路凯歌笳鼓竞 下联:雄鸡振翅几声雅唱瑞云生

拓展阅读:漫话春联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风俗习惯。于是,每当春节临近,大家纷纷上街购买春联,也有的自己动手写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关于春联还有个传说呢。据说,很久以前,在东海边的一座山上,有一棵弯弯曲曲延伸了三千里的大桃树,大桃树的枝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从这里进出。专门审查恶鬼的神也在这棵桃树下监视这些鬼,看到有恶鬼害人,便用草绳将他们五花大绑,丢到山里喂老虎。

有了这个传说,再加上古人迷信桃木是五木之精的仙木,气味辛烈,可以压制邪气,于是每逢新年,希望得到平安的人们就拿两个桃木板挂在门旁避邪。后来,人们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的画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大门两侧,这些都叫桃符。

今天的门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的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写字的 “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表达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写对子,学士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命令老百姓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朱元璋把“题桃符”变成贴春联,一夜之间由宫廷推广到普通百姓家。

经过历代传承,春联就成了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上一页:春联大全七字
下一页:结婚对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