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家中的周末饭美文

文章 2019-07-16 08:51:08 1个回答   ()人看过

刚结婚那几年,我和妻三天两头到丈母娘家吃饭,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期,就会顺其自然或者找个理由跑去丈母娘家蹭饭。

等有了孩子,去的次数便少了,十天半月能去一次,也许是添了外孙,丈母娘的饭较以前花样更多了,不是摊煎饼、卷孜卷就是漏凉粉鱼鱼……每回都能解个嘴馋。

倒是这几年,也不知是事多了还是身子沉了的原因,丈母娘做的饭我很少吃,一年半载也就吃上一两回,有时好像图了个心愿一样陪着妻忙忙张张打个转就返回了。

昨夜妻告诉我,赶明儿是母亲节,也是周末,前半天想一道去她娘家看望二老,下午借孩子补课间歇,再陪一下俺爸俺妈,对于妻的安排,我欣然答应,看着已为人妻、人母、又是女儿、儿媳多重角色的她,觉得真挺不易……我竖起大拇指给了她个微笑。

第二天太阳老高的时候,也不知啥原因,妻与孩子木里木囊好长时间出不了屋,世事好像打了个颠倒,以前去娘家都是她嫌我慢,现在我催她,我不耐烦地朝妻嘟囔着:你能不能快点,行动总是和想法差那么几步……

丈人家离城并不远,二十分钟我们便进了村,进入巷道,孩子老远就嚷着瞅见外爷外婆在大门口,只眺见丈母娘朝着巷口来回张望,车子便停靠在门前,丈人高兴地拍着孩子的肩,全身上下仔细打量,好像长时间没见一样,说娃长高了,抽条了,瘦了……妻与丈母娘乐呵地相互搀扶着,丈母娘的手中围裙随着踉踉跄跄的步伐随风舞动,好像在欢呼着我们这些所谓的“一级客人”,稍有些偏胖的身子此时也显得干净利落,腿脚有疾的毛病此时也被抛到云外,急里忙活朝屋走去。

妻回到娘家,最热闹的是丈人爸,那股忙活劲尤为突出,不是让喝茶就是让洗手,紧接着给孩子取出各样零食,迁就着两个外孙女的随意任性需求,丈母娘则在厨房张罗,稍时就听到:快让娃洗手,吃饭。两个女儿一个拿着遥控板,一个拿着零食依依不舍地嚷着:刚在城里把饭都吃啦,又吃饭!妻瞪了瞪女儿,拉起就走。

看着丈母娘拾掇的饭菜,一点不逊于当年新女婿的待遇,有大锅熬的豆子稀饭、地里挖的灰青青野菜、院子里种的香菜拌青辣子、巷里买的烧锅辣子豆腐、还有娃爱吃的洋芋插插,我的食欲顿然而生,随手拿起一个馄饨馍先吃起来,丈母娘端起洋芋插插给两个外孙女分拨开来,生怕娃们吃不够……看着娃们吃的模样,二老面带微笑,满脸的皱纹顺势而展,好像娃们吃得越多他们就越踏实,大女儿拿起手机随口问道:“爷爷,现在都十一点半了,你又不知道我们来,咋才吃?”“唉,你婆就是这,每到周末不光吃得晚,还做饭做得多,经常都把早饭吃到晌午了,弄不好常常吃剩饭……”丈母娘见丈人发牢骚,忙说道:“吃饭,一会还有事呢。”

丈人的几句话瞬间让我鼻子发酸,看着稀饭里的倒影,我的喉咙好像被啥卡住一样,含在嘴里的饭菜难以咽下,强撑着喝完了丈母娘给我的那碗豆子稀饭,妻扶了扶鼻梁上的镜框,起身欣赏着母亲收拾的菜园,好像在里面寻找着什么,询问着什么,打量着什么,思考着什么……

看着丈母娘收拾碗筷的背影,花白的头发,蹒跚的步履,到了孩子面前,倒显得不那么艰难,听着那洗碗刷筷的碰瓷声,悦耳中带着撞击,也许,这就是一种等待、期盼的力量,都来了,吃了,完了就踏实了。

妻告诉娘,今日是“母亲节”,娘说:“不知道,我光知道今是星期天”。是的,她的确是不知,她没有文化,不懂得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他明白“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朝朝牵挂;她不懂得啥是微信智能,但她知道自己老年机里的一二三四五;她不知道啥是广场舞养生,但她懂得一天地里跑两趟,自己种的粮食蔬菜吃了放心;他不懂得高铁、滴滴顺风车,但她能记住巷头公交车的到点时间;她不会告诉你家中缺什么需什么,但她能记住三天两头给你捎你爱吃的手工馍,自己栽种的保险菜。

赶点的时候,我和妻、孩子又驱车回城,丈人爸又给后备箱装了点香椿、韭菜、两把生菜和一袋娃爱吃的馄饨馍。回来的路上娃说:“我婆熬的稀饭还就是好喝,咱啥时可来……”妻和我互视了一下,点了点头,会意地笑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