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读后感范文

文章 2019-07-16 19:04:47 1个回答   ()人看过

国庆长假在家,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一直以来,教育体制改革的话题都为父母们关注,近年,随着西方教育、新式教育在国内生根发芽日渐蓬勃,家长们对各类教育的可能性的思考更加开放和丰富。

读翻转课堂这本书,会被其中一些观念触动,也会引发思考。刚好在一个博雅小学堂的家长群里也聊起这个话题,更丰富了自己的思考。多年没有写这么长、成篇幅的文字了,很多感悟想写下来却因为不动笔而搁置,而飘走了,有时候是需要给自己一点压力的,借此篇读后感,练习写作,也记录自己的感想。

精熟教学法

给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学生对知识和概念高水平的理解应当为常量,而学生为理解问题所花费的时间才是变量。但是在先行的教育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被固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被固定,所以花费的时间是常量,而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成了变量。这样也就产生了所谓的好学生、差学生,跟得上、跟不上或者吃不饱的学生。

书中提出的一种教学观念颇为触动我,虽然它未必可行未必适合先行教育体制。这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掌握扎实了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而老师的作用,是coach,是facilitator,与学生互动给予指导和解惑。这种方式大大好于课堂灌输式的学习,而这不正好印合了《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关于学习模式金字塔的理论么。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数不胜数,就不多言了。

学习责任

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而老师和家长承担教育的责任,说得多好啊!

刚好在一个群里有几位当老师的妈妈,一起聊起现在的学生。高中课堂是老师越讲越明白了,知识点清晰明确,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却淡化了。这样的后果是到了大学,喂养式教学多年之后,自主式学习就完全无法适应了,还习惯性的按照高中的方式来学习,对于学识渊博的老师脱离教科书的那种“海阔天空”式的讲课无法适应,要求老师明确考点画重点。

没有几个学生真正愿意踏实做实验、做论文,把课当作知识去汲取的,甚至毕业论文都依赖导师帮忙改了去过关。评价体系被扭曲,真正想学的学生想要深入研究的学生反而容易被裹挟了。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自主学习能力差;尊师重教的修养弱。甚至家长掺合到大学教育中,要求老师个给个好分数,为的是将来出国申请的便利/找工作简历好看。

这些都是现行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病。(参考博雅小学堂崽妈/月月妈的发言)

碎片式教育和知识地图

书中提到了学科划分和课程进度划分把知识碎片化,提出其实任何一个概念都可能与另一个概念相关,知识是连绵贯通的。这点深表同意。进而作者又提出了可汗学院的一种知识地图的教学工具,根据书中的描写看来是非常好的形式,通过一张知识点结构图,把跨学科的知识们穿在一起。这好像思维导图的方式,又好像孩子学习中的发散延伸学习。

不过,对于网络学习的形式,目前我还没有体会和发现知识地图如何发挥作用。在若干10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视频/音频学习课件中,如何形成体系性的知识学习呢?

刚好,有人推荐了一款叫做乐乐课堂的App应用,甜甜又正好在参加一个网络英文图书馆的坚持阅读活动。结合起来说说我的体会吧。

首先是乐乐课堂,语文部分看起来是打破教科书界限,从先秦开始按照年代进行的,小学数学部分基本就是孩子现在教科书的内容,只是视频动画了而已。看过之后的感觉是,如果孩子没有掌握当期课堂的内容,可以看看乐乐作为补充。而奥数部分,因为内心反对通过例题教孩子解题的那种“训练”式的学习方式,所以也没接受。

再说说英文阅读。对于家里英文图书有限的我来说,这个英文图书馆确实给孩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图书内容。图书分级,对于低级别的书,有一个简单的动画视频把书中故事讲一遍,然后是读故事,孩子可以跟读。每本书有重点词汇的讲解,并通过小游戏做词汇和句式的练习,以及帮助孩子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对于甜甜来说,低级别的书她可以八九不离十的跟读,即使有些句子或者单词不认识也不影响她作对那些游戏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要求很高,她是匆匆读过一遍拉倒,还是喜欢研究这本书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其收获是不一样的,甜甜在读不同书的时候就能看出这种差异。

另外,因为之前我们睡前都会共同读一本英文小故事或者phonics(复杂的她听我读,简单的她自己读或者跟读),而参加了这个网络英文图书馆的阅读之后,我们这种亲子读书模式被搁置了,这也让我很唏嘘。如果家里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和习惯的话,亲子阅读一定好过交给网络。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可汗学院这种学习方式,也许对成人更合适,对孩子并不合适。孩子学习成人化(难/复杂/超前),成人学习小孩化(游戏/段子)。

体系性的知识学习,是应该在孩子们吸收了很多知识之后,再归纳总结形成体系,还是应该先有知识地图的总貌再衍生演绎到各类知识点呢?个人觉得后者会更有趣,更容易激发探究的兴趣,不过这个问题还没有很明确的想法。通过可汗学院可以普惠大众一个学习的机会,不过期待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呢,依然是掌握知识点会做题吗?

现在的教育太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了,孩子们学的东西越来越难/越来越超前,孩子们的见识和知识确实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多了。但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却不见得和知识的难度成正比。而“学习”二字的内涵,远不止知识层面的学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