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爱情故事阅读

文章 2019-07-17 00:13:26 1个回答   ()人看过

《江南爱情故事》不同与《北京爱情故事》那样现实和心酸,正如名字那样,反而是一种凄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秋日午后的阳光照着树林里的枯叶。

俗语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要是六个不同年纪不同类型的女人和三个男人再加上一个只有名字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就像做一道别具一格的菜,如果是将江南、爱情跟战争放在一起又会是一出什么样的戏呢?

江南,在中国的文坛向来有重要的地位,不知道有多少名人侠客慕名而来,又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作诗作词千古传唱。西湖河畔的荷花如何?梅兰竹菊又如何?都是人间自然的美,那有谁能比这飘渺中有着别致,清纯中透着妖娆的江南更让人倾心呢?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是啊,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江南跟凄凄、忧郁等略有伤感的字联系在一起,我没有去过江南,江南真是一处让人忘却都市浮夸和虚伪又能激发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情愫的地方么?灰色潮湿的瓦片上是雨的印迹,白色的墙体上干净洁白如冬天的初雪而不是北方那些墙上的广告和标语,清澈明亮的门前的小河里有几只欢快的鸭子和鱼。有河桥自然也就多了,江南的桥比较别致,就像江南土生土长的姑娘,那桥与河岸交接的地方长满了厚厚的青苔,青苔上还有珍珠般光洁明亮的水珠。桥的两端就是富有美感的青石板街,踏上去犹如走在柔软的草坪上。沿河两岸是没有尽头的烟雨楼,那感觉应该会很美吧。

雨莲,雨中的盛开的莲花,雨滴打湿的荷叶,随风摇摆的莲蓬,这画面怎么看都会忍不住心生怜悯。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雨莲,一个有着林黛玉般柔美却有江姐般坚强的女子,她是一个自小有哥嫂养大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成为别人的嫂子,腰间系一条红腰带等待着情郎归。

名皓,是一个做事优柔寡断的性情中人,喜欢自己的嫂子却未能如愿。哥哥参军去了镇上,名皓替哥哥迎亲拜堂,一见钟情又日久生情却没有给任何人去说,而是在河边密林的一个茅草屋里拉二胡。名皓也是自幼丧父后来又过继给了三婶,而三婶也是因为嫁到尹家后丈夫战死才要求把名皓过继给她的。后来,名皓陷入了两个母亲争夺儿子的争执中,去了茅草屋后再也没有回来。

玉儿是名皓在见过雨莲以前的心上人,而玉儿也相中了名皓,两家都是大户人家,可谓是门当户对。怎奈心上人有了了新欢,也曾对名皓拿要与别人结婚来逼迫他,由于三婶的阻挠和哥哥回要来参加七叔公的七十大寿,名皓才不情愿的答应与玉儿订婚。

七叔公的七十大寿,可谓宾主不欢而散。名皓,雨莲,七叔公,三婶,名袖,名皓的生母,给名皓和玉儿说媒的喜鹊奶奶,整个故事的人物几乎是都在这了。名皓借酒当众说出哥哥在外面已有新欢并提出要娶嫂子雨莲,不是明皓不明事理,而是这雨莲自小指腹为婚却未曾谋面。玉儿得知此事,一气之下便与他人结了婚。到此,故事已到了高潮,很快另一个高潮就随着另一个女人的加入而到来了。

静茹,与名皓的哥哥在镇里结婚的女子,她知道名皓的哥哥有个妹妹还有一个未过门的妻子。静茹的父亲以前是一名中医,后来由于医不好静茹母亲的病而不再行医,直到后来一次战争。静茹的父亲跟名皓的哥哥一同去打仗,结果静茹的父亲从死人堆里背出了名皓的哥哥,自己却只能将孤女托付给名皓的哥哥。

名袖,名皓的妹妹。一直喜欢雨莲,一直想让她做嫂子。静茹的出现,并且怀了尹家的骨肉,名袖不得不改口叫雨莲姐姐。名皓提出娶雨莲时,名袖也是大力支持。后来战乱波及到他们的村庄,几乎铺子都关门了,不得不去镇上为将要出生小侄子买东西,就这样名袖、雨莲、静茹三个人去了镇里,结果遭到敌人战机轰炸,静茹肚子里的孩子没有了,在那场轰炸中玉儿与也不幸遇难。

名皓的生母,丈夫跟大儿子先后战死,二儿子又过继给别人,孙子夭折等等,最后得到了静茹跟雨莲两个女儿,还有名袖这个亲身骨肉,也是个比较不错的结果

七叔公跟喜鹊奶奶还有玉儿的丈夫的角色比较简单,人物性格也不太突出就不作详细介绍,下面说说另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他就是名轩,名皓名袖的哥哥,尹家的长房长孙,静茹雨莲的丈夫等等,名轩的身份虽多还是所有故事的主线,却如同这江南散不尽的雨雾让人看不到他的真面目,每当他快出现的时候,笔峰一转就又消失在了茫茫迷雾之中,故事里有两三处写到名轩快要出现却都是故事的转折点,此处实在是故事里最大的一个亮点。

名皓哥哥逃婚去参军报国后来战死沙场,这给名皓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于是乎名皓也带人去了战场。而此时,雨莲承认喜欢名皓并穿好嫁衣,三婶也同意了雨莲跟名皓的婚事。雨莲只能独自泛舟去追赶名皓,怎奈名皓已经上了残酷的战场,雨莲只好回到茅草屋里去回忆明皓,并系上当初的那条红腰带等着名皓的回来。

爱情是最美丽的诗篇,江南是最美丽的风景,把它们跟战争的残酷放在一起的确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而此举却不是首创,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也是如此,但是我觉得它不如《江南爱情故事》用的好,片子里战争的镜头实在是恰到好处,多一帧则胖,少一帧则瘦,就像是这江南的女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