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注音版

文章 2019-07-17 02:30:06 1个回答   ()人看过

学习雷锋好榜样,仁爱待人美名扬。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雷锋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雷锋的故事篇一

1961年2月20日,沈阳的军区驻抚顺某部班长雷锋在部队宣传报道助理员张峻的陪同下,从沈阳南站坐上北行的列车,前往吉林省四平市,到驻扎在那里的6305部队访问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连――三连及其指导员廖初江。

火车行驶4个小时后,到了四平站,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廖初江及其战友们老远就迎了过来,和雷锋等人热情握手去。雷锋和廖初江仿佛是久别重逢一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很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

廖初江把雷锋等人接到部队的招待所。一进房间,雷锋就像一个性急的孩子一样,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对廖初江说:“我是来向你取经的,你可得好好帮助我啊!”廖初江连忙回答:“我比你差得远,今天见到你,我得向你好好学习。”

接着,雷锋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入伍的第三天,就在《解放军战士》上看到廖初江同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事迹,从那时起,我就以你为榜样,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想起廖初江同志刻苦学习的精神,马上就增添了信心和力量。”那天雷锋和廖初江谈得十分投机,吃完晚饭以后,又一直谈到深夜。

第二天,廖初江早早来到招待所看望雷锋,并把他们一起请到三连参观。在廖初江的安排下,雷锋首先访问了三连战士中成立最早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晚上,三连革命军人委员会举行了欢迎晚会,廖初江和雷锋在晚会上互赠了纪念品,并互相题字留念。

晚会结束时,廖初江把桌子上的糖果、花生、苹果等给雷锋装上满满一挎包。晚上回到招待所,雷锋显得格外高兴,把挎包里的东西一下倒了出来,和同行的助理员张峻边吃边唠起来。

雷锋兴致勃勃地说:“这次专访收获真是太大了。”

张峻问:“什么收获?”雷锋激动地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学习上的差距,取得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真经。”

雷锋一边和张峻聊着,一边拿出两个大苹果递给张峻,说:“这有4个苹果,你吃俩,我吃俩。”

张峻拿起苹果看了看,又看了看雷锋,说:“这苹果真是馋人啊,但是这苹果来历特别,好像我不应该吃……”

没等他把话说完,雷锋好像领悟到了什么,拍拍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地说:“是的,这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廖初江同志送给我们的,要把它吃得更有意义,我们不能就这样吃了。”说着,他又将4个苹果装进挎包里。等到回到自己连队的当天下午,他就把廖初江送给他的那4个苹果送到连队附近的矿山医院,慰问伤病员了。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雷锋不仅和廖初江相互交流了学习和工作的体会,一起学习了毛主席著作,还时时处处以廖初江为榜样。廖初江对雷锋也很关心,离别时,还送给雷锋一套《毛泽东选集》,又亲手为雷锋戴上了毛主席像章。

晚上,雷锋还在回味着与廖初江见面交谈的场面,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段美好时光:“……廖初江战友也来了,我见到他,真感到格外的高兴。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不放,一同走出车站,乘小吉普车来到他们师部招待所。首长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热爱,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只被感动得满眼含着热泪。我和廖初江战友挨着坐在一条凳子上,他的手很自然地搭在了我的肩上。他和我亲切地谈起了家常话,他给我签了字,同时,张助理员还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

1962年2月19日,在沈阳的军区召开的首届团代会上,雷锋与廖初江又一次相遇了。利用会议的间隙,他们再次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和体会。临别时还互相留言,雷锋在廖初江的笔记本上写的是这样几句话:“我是苦里生甜里长,没有大‘我’无小‘我’,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献给人民,献给党。” 廖初江的留言是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党的教育下不断前进。”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后,廖初江撰写了回忆雷锋的文章《难忘的友谊――忆雷锋同志》,在沈阳的军区政治部出版的《前进报》和《解放军报》上刊载。文章回顾了他与雷锋从1961年2月以来的5次见面,在一起生活将近一个月的情景,以及雷锋给他写的17封信的内容……他在文章中指出:雷锋同志是人们赞誉的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也是他的同乡和最亲密的战友。

雷锋的故事篇二

1960年1月8日,雷锋和新战士们一起,乘火车来到营口车站。这时,月台上锣鼓喧天,口号阵阵。新战士一走下火车,团首长和老战士们就立刻迎上来,热情握手,问寒问暖,争抢背包……

雷锋被编入运输连手工艺新兵排,不久军事训练便开始了。

雷锋所在班的班长是个扎实、苦干的战士。他看雷锋个子小,力气不足,担心他的训练成绩。在开班务会议的时候,他提醒雷锋说:"小雷呀,咱们革命战士最讲互相帮助,你有什么困难可得吱声,别闷着。"雷锋高兴地回答:"放心吧,班长,我什么困难也不怕。"

真叫班长猜着了。练习投手榴弹,人家膀大腰园的新战士只要抓起教练弹,跑上几步,一撤手,教练弹就像燕子似的,打着旋儿飞得老远老远。可是,教练弹抓在雷锋手里,就有点沉重了。几天来,他费尽了力气,投一次,不及格,再投一次,还是不及格。班长再三向他传授动作要领,他左体会,右琢磨,整整练了一上午,胳膊甩得生疼,还是个不及格。

中午,他回到宿舍,心里十分不安。屋子里并不热,他额头上还是腾腾直冒汗。他想:一个人不及格,就影响全班的成绩,当一名国防战士,连个手榴弹都投不好,像话吗?他决定加倍苦练,把一切休息时间都搭上,达不到标准,决不罢休!他一个投来投去,一连投了几天,结果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投越近了。这可真叫雷锋急得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

从班长的传授中,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懂得投弹投得远,全凭臂力。因此,他投一会儿手榴弹,就练一会儿单杠。手握铁杠,刺骨冰凉。管它呢,他咬咬牙,练!练!练!,直到双手磨得再也抓不住杠子了,这才抄起手来暖一暖。他的衬衣被汗水浸透了,北风吹来,寒意沁入骨髓,他都不在乎。

实弹投掷的时候,新战士们集合在靶场上,按照命令,一个接着一个,掀开手榴弹盖,投进假设的敌人碉堡。

"雷锋就位!"指导员发出命令了。

雷锋的心呀忍不住"咚咚"乱跳。最了解新战士的心情,急忙跑过来叮嘱说“可别慌,沉住气,保准成功!"指导员呢,也投来鼓励的目光,好像说:"小伙子,勇敢些,功夫是不会白练的啊!"

雷锋答应一声,拧开手榴弹盖,把小铁环套在指头上,纵身一跃,跳出了堑壕,冲过一段开阔地,猛力一甩,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恰好投进了"敌人"的碉堡,得了个"优秀"。

靶场上所有的人都为他祝贺。他兴奋地咧着嘴笑了。他是多么高兴啊!多少天的苦练,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成果。

雷锋的故事篇三

有一次,同志们看到雷锋总是闷闷不乐,连长就问他:“雷锋同志,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告诉组织,组织会帮你的!”

雷锋说:“连长,赵家村的桥跨了,村民没法过河,我很担心他们。”

连长笑着说:“好嘛!军民一家亲,人们军队为人民办事,我给你半个月的假,你去给赵家村架一座桥!”

雷锋来到赵家村,找到老村长,说起修桥的事,老村长说:“我们也想修桥啊,可没有石头,没有木头,也没有人会修桥啊!”

雷锋拍拍胸脯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定能修好桥。”

雷锋当天就去了河里,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这时已经是11月份的天气了,河水冰冷刺骨。

村民看到很感动,老支书第一个跳下河里,也去摸石头。没多久,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跳下河去摸石头。才过三天,就把修桥需要的石头给摸好了。

这时,邻村的张石匠领着一群人,推着车,车上都是木头,赶了过来。

张石匠握着雷锋同志的手,激动的说:“解放军同志,太感谢你们了,我是个石匠,会修桥,想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些木头是我们村的人上山砍来的,大家都是亲人嘛。”

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