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孔中的自由-生活故事

文章 2019-07-17 03:16:15 1个回答   ()人看过

事情缘于妻晚上来电讨论是否该用钱去山东购置一套小洋楼。她的理由很简单:许多的同事在广州几年前买的房子,现在二手转出,每方也能赚到万余;而她老家最近的经济发展迅猛,眼望着当地的房产又成了蛋糕,投进去就会有长远的收益。

我知道她的想法,在手里有了一点钱,就增加了许多充实感,心里也生出了更大的企盼。

不过提议到底被否决了。这中间涉及到一个对金钱的看法问题。一个人在没有认识清楚金钱和自己的关系时最好不好东施效颦,盲目的跟随别人的做法。

我只是想说:金钱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由,而不是衍生欲望和负担。

大凡在金钱稍裕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产生许多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也会逐步的吞噬掉他的自由,逐步成为他的负担,进而毁掉他一生的幸福。

比如一个人,手里有二十万,他想买一栋预期将要增值的房子,总价在80万,他必须选择举债才能付掉首期,或者还贷时间够长的话,他剩余的钱会逐步的被债权人剥削,他还必须每月坚持如期的支付利息,那么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为支付这些房款和利息而努力了。

许多人都认为这样拼搏的人才“男人”。又或者会借一则“著名”的故事来劝解我:

说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消费观点上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拼命的攒钱,然后等到自己老了有了积蓄就去买一套房子,随后感叹到老了总算有了一套房子;而美国的老太会不断的寻求贷款,然后一边住着新房,一边挣钱还息,最后到老了,也会来一句感叹:我这辈子多快乐,房子从新住到旧,最后还是拥有了它也享受了它。

讲这个故事的人是想告诉大家多消费多贷款。

我知道这肯定是房产公司和银行合谋杜撰的故事,就算是有真实的参照,也只是特例。若你一辈子只是为了这套房子而活着,那你就白活了,而我更加不需要,我有了归宿。房子不是所谓的成就,它不标识一个人的价值和幸福。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