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魅力的感悟散文

文章 2019-07-17 03:17:34 1个回答   ()人看过

到底该怎样定义家呢?是一座围城吗?在城外呆久了的人渴望回来,在城内呆久了的人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世外桃源吗?它不依山不傍水,也不与世隔绝,但确有桃源的静谧高远。是一个港湾吗?在你身心疲惫时多么希望停泊的栖息之地。

家,应该是一部非常现实的书。在这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最真实的角色。或父母或子女或兄弟或姐妹。你或悲或喜,都是最真实的流露,不必伪装,也不必逞强;你或哭或笑,都是最真实的情感,不用矫饰,也不用掩饰。每个家人都是你的镜子,里面是一个不完美但却真实的你。

在这里,你可以用最舒适的姿势或坐或躺;可以用最安逸的方式或看或听;可以用最真实的心灵或说或笑。

在这里,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男婚女嫁,少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雪夜风花。

在这里,有你不愿意听到的争吵,也有全家其乐融融的开怀大笑。

在这里,有父亲的关怀也有母亲的唠叨,有奶奶的叮嘱也有孩子的欢笑。你听或不听都好,心里却知道:一个都不能少。

家,到底是什么呢?是老年人坐在阳光下回忆的那些往事吗?老人剩下的多是回忆,用回忆打发岁月的孤寂。是父母操劳忙碌的家务事吗?父母做的饭菜永远是世上最可口的佳肴。是孩子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童话趣事吗?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欢笑。你羡慕也罢,嫉妒也好,他们的欢乐一份也不会少。

家是儿时的天堂和乐园,是成人后的归宿和挂牵。

如今,家的概念已模糊了界线。异地漂泊、四海为家早已思空见惯。或许,对于习惯了漂泊的人儿,家反到成了一种羁绊。只是有多少人听到了他们内心对家的呼唤?谁不渴望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光?谁没有欣赏青山绿水的梦想?谁不向往天南海北地去闯?远走他乡,不是不想;四处闯荡,我也渴望。除非你已了无牵挂,否则很难有“以天为盖地为庐”的潇洒。

家,对于我们一直充满着诱惑。它就像地球引力一样时刻存在着,只是我们却不能时刻感受到这份存在。这种诱惑已悄悄地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枚邮票、一张车票……

“衣锦还乡”是年轻人的追求;“叶落归根”是老年人的期盼。“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青年毛泽东的豪情壮志的宣言。相比之下,谁又愿意承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悲哀?其实,还乡何必非要等到“衣锦”?只要心中常念父母,一颗孝心便值千金。孝心无价,只是别等到父母早已满头白发才去履行它!常回家看看,看看故乡的人、养你的根。

归去来兮,天涯远行人!让人回来的是家,迫使人远走他乡的也是家。家,承载了多少寂寞和喧闹的落差。背上行囊出发的那一刹那,却常常疏忽送行人眼角的泪花。当我们都散落天涯,内心深处是对家最深的牵挂。

或许,这就是家的魅力吧。它给你力量,让你决心要改变它的模样;它让你远航,让你追逐自己的梦想。

再多的文字都已无关痛痒,所有的梦想急待寻找方向。雪和人都已负了冬光,又怎忍心再看春日一片苍茫?!

走或不走,家就在那里,不大不小;舍或不舍,情就在那里,不浓不淡。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下一页:同学录诗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