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培养小语种导游的几点对策教育论文

文章 2019-07-17 04:41:57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哈尔滨,小语种导游面临挑战,但其队伍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哈尔滨小语种导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外语院校学生在毕业后能应对小语种导游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语种导游,现状,问题,对策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旅游业在哈尔滨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冬季旅游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哈尔滨也走向世界,来哈旅游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加。根据2010年哈尔滨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仅2009年境外游客人数就达24.03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4540万美元。旅游业以逐渐成为哈尔滨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哈尔滨市政府在今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进一步确立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冰雪旅游和湿地旅游两大国际品牌为核心”加快建设“冰城夏都”。游客不仅可以冬天来哈赏雪滑冰,还可以在夏天湿地游,从而摆脱哈尔滨在旅游领域一条腿走路的单一模式。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哈尔滨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机遇挑战面前,作为旅游业中重要一环,我们的导游队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准备好了吗?

目前,黑龙江省导游人数10913人,其中小语种导游人数所占份额很少。由黑龙江省旅游局得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小语种导游人数年增长缓慢,德语、法语3-4名,日语15-20名,俄语和韩语各50名左右。而这其中,又有很多人拿到导游证后,并没有真正从事导游行业,这直接导致哈尔滨市小语种导游资源严重匮乏。这种现状无法满足哈尔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此外,现有小语种导游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缺少小语种导游,使得旅行社不得不在高校寻找外语专业学生或老师从事兼职导游工作,这给小语种导游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产生很多问题。

二.主要问题

目前小语种导游主要来源于旅游院校尤其是外语院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优缺点。一方面,旅游院校毕业生在院校里除了学习掌握导游业务基本知识以外,还丰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但在外语能力培养发面,却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一门外语,如英语,但要想达到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却有一定距离。因为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求学习者围绕相应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在日后运用中得心应手。更何况是小语种,要想在短时间内,经过非专业系统的学习而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能自如交流,但却没有专业性,缺乏导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导游相关知识。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挑战,完成导游工作。此外,目前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模式较为陈旧,专业设置过窄,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等问题在旅游业市场需求中集中体现。

三.对策

要想解决小语种导游上述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即从培养和输送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外语院校着手。

1.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面对市场的挑战,用人单位对导游人才的选拔越来越严格,更注重导游的综合能力,导游不但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严峻的挑战。外语院校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要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置相关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外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以外语专业课为根本,根据学生今后不同的就业及发展方向,在高年级提供不同的模块,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只是一味停留在语言学等传统方向上。对于想要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的学生来说,院校可以在模块下开设介绍导游相关理论、业务等知识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导游就业市场的要求,让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大的竞争力,学校还可以开设与导游证考试相关联的选修课程,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的考试。学校还应该创新课程,努力把外语与导游知识相结合。总之,教学计划要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与模块中的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之间的关系。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老师为主体,以一本教材为内容,填鸭式的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从中得以收获,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给学生一个方向,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来完成。具体形式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模拟,学生报告等多种互动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外,学院要提供能够适合进行导游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教师要能够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手段,掌握电视,光盘以及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以PowerPoit等课件制作方法将景区的图片,路线图,旅游行程,带团时所需资料等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生动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或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景区信息直观的带到课堂。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会对导游工作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借助这些资料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演习,并相互评议,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扎实基础。

3.考核方式创新

创新即改变过去那种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单一考核方式。具体可根据课程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成绩不再仅仅取决于对外语的掌握,还要取决于能否借助于外语这门工具去解决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通过一次性语言表达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通过实战,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最直观的判断,认识到不足,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拉出校园,用一场模拟哈尔滨一日游的方式考核学生。老师决定路线后,以旅客入住的具体酒店为起止点,每名学生既是游客,也是导游,老师作为旁观者负责决定在不同阶段导游的替换,学生时刻做好导游与游客之间角色的转换。作为游客学生要尽可能给导游制造难题,而导游则要在行进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语言知识完成各项任务,如景点讲解,集合游客,遇到突发事件如何正确解决等。最后由老师和游客共同为担当导游的同学打分。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

4.强调实践

导游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职业。因此要重视导游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与省,市旅游局及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导游实习基地,可以由旅行社的老导游和学生建立一定的团队关系,使学生在老导游的带领下跟团实习,渐渐过渡到独立带团,完成导游服务的整个流程。又或者利用外语院校的自身优势,邀请外国友好合作学校来哈访问,组织学生假期出国交流培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机会能够直接面对社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在哈尔滨大力开发旅游业之际,对于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大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让学生在机遇面前得心应手,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导游人才。就看我们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顾朝曦.话说旅游--见证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