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

文章 2019-07-17 04:42:15 1个回答   ()人看过

乌兹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是乌兹别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民间故事,其他还有叙事诗、歌谣、笑话、谚语等。

歌颂劳动、友谊、爱情,颂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反对压迫、反对侵略是乌兹别克民间文学的基本主题。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有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爱情故事、趣闻轶事等,内容丰富,渗透着乐观主义精神和为实现愿望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有手艺的青年》、《巴赫拉姆和西尔扎德》是对劳动和创造、对劳动者高尚的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颂歌;揭露帝王□暴虐无道的故事《英雄三兄弟》、《暴君》、《愚蠢的国王》,显示了人民的英勇、机智,嘲讽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会说话的夜莺》、《克穆买提和祖姆莱提》、《穆克比勒掷石手》、《曲与直》塑造了战胜凶残邪恶势力,无私无畏,毫不动摇的英雄形象;《齐亚德巴图尔》、《约斯那巴特公主》歌颂了坚持正义、反抗暴政中劳动人民相互关怀的亲密友谊;《巴依和喀兹》揭露了封建制度与宗教迷信的荒谬;寓言故事《狐狸与大雁》、《狐狸的礼物》揭示了谎言与欺骗绝对不能长久;《猫、狗和松鼠》说明力量不在大小,只要同心协力就能取得成功。此外,机智幽默故事《阿凡提的故事》,长久以来,也在乌兹别克族中广泛流传。

叙事诗

叙事诗有《阿依苏罗》、《阿尔兹古丽》、《西琳与希凯》、《昆都兹和优勒都兹》、《郭尔·欧克利》等等。这些作品多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经整理加工成为书面文学,又回到民间被群众广泛传诵。

如《郭尔·欧克利》,不仅在乌兹别克人民中,在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其他民族中也有流传。它通过英雄郭尔·欧克利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英勇斗争,反映了乌兹别克人民热爱祖国、仇恨敌人的感情,歌颂了真诚的友谊和崇高的理想。作品塑造了郭尔·欧克利、艾山、艾外兹、尤努斯帕利、古勒切赫莱、茜比勒伊力等英雄的群像。

“木那捷特”一词为阿拉伯语,意为“祈求”、“祈祷”。以该词命名的乌孜别克民间乐曲,是乌孜别克族古老的民间乐曲之一,在新疆各民族中普遍流传。用该曲伴奏的民间舞蹈,也称为木那捷特,流传于伊犁、霍城、喀什、叶城等地的乌孜别克族居住地区。

木那捷特多在婚礼、男孩割礼庆贺及各种麦西热莆场合由半专业的民间女艺人表演,舞刀有一定的基本结构,但不同的艺人表演时有不同的处理,即使同一艺人在不同的场合表演时,也常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在路线调度、动作连接组合上有所变化。常见动作有“横移步弹手”、“平开手踏碾步转”、“后蹉步推手”、“进退步翻举手”、“点步叉腰”等。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乌帕尔”曾普遍流传于伊犁、霍城、库车,阿克苏、阿图什、喀什、莎车、叶城、和田等乌孜别克族居住区。现除霍城、叶城等地外,其他地区已不多见。

乌帕尔也是乌孜别克族民间传统音乐中一种节奏型的名称。在乌孜别克族《夏希木卡姆》的内部木卡姆中,器乐部分与声乐部分的最后一首乐曲或歌曲,即称作[乌帕尔]。在这种乐曲伴奏下,或按这种特定节奏型所进行的民间舞蹈,就称为乌帕尔舞。

乌帕尔为群众自娱性舞蹈,主要在婚礼等民间较为盛大的喜庆场合活动。平日的麦西热甫、男孩割礼及传统的“纳吾鲁孜节”场合也都跳该舞,但不及婚礼聚会时普遍。

舞蹈即兴性很强,动作没有严格规定,只要与乐曲节奏相结合即可。形式也较自由,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多人共舞。舞蹈进行中,舞者可随时上下场,但下场前必须向众人行礼。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