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文章 2019-07-17 06:09: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大家端午节是怎么度过的,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关于端午节的日记,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端午节的日记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说起端午大家肯定知道屈原,想到屈原大家不由自主就会想到粽子。对!就是粽子,在星期四的那天,我们班展开了一个包粽子、品粽子的活动.

那天上午——好激动啊,比春游还激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下午我们要包粽子、品粽子了!我们沸腾起来,朱老师拍了两下桌子,示意我们要安静,我们便停止了议论。虽然我们表面看似平静,但是内心却汹涌澎湃着!

下午,我来到学校时,桌子、椅子已经摆好了,就准备开动了。我先去洗了一下手,回来后就开始制作粽子了:我先用一片长长的粽叶围成一个喇叭形,下面不能有太大的洞,最好是没有洞,两片叶子要重合,把上一步做好后,便开始装米了,米不能放太多哦,因为还要放肉或者蜜枣,放完这些以后,该把粽叶包起来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包粽子的最后一步可不是我的强项。果然不出所料,最后一步我试了还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是王闻杰妈妈帮我完成的。紧接着我又做了一个,我想自己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粽子,经过反复的学习,我终于完成了!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和妈妈们将煮好的粽子发给我们,我吃了一个,特别甜、特别好吃,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吧!因为粽子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味道——成就感!

篇二:端午节的日记

我妈妈一直不会包粽子,所以以前的那些年里,我们都是去超市买粽子回家煮着吃。

今天,妈妈买了做粽子的材料,买了两捆煮过的棕黄色竹叶,还有江米和结结实实的白细绳。我和妈妈看着手机一部一部的开始进行。我们做的是江米粽子,她比较简单,毕竟是新手,学太难的“贪多嚼不烂。”首先拿着一片竹叶,卷成像锥子一样的形状。得把叶子卷紧,保证不漏米,开始往里面灌江米,我要灌太多,也不要灌太少。然后,用另一半叶子盖住江米,用绳子绕一圈儿。一定要紧紧的绑住粽子。就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这时你便觉得你好棒,因为你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我和妈妈一起包.,虽然包的外表没有妈妈好看,但我自己觉得也不那么丑陋。我包的粽子个头大,却总是漏米。“没关系,慢慢来,熟能生巧吗!”听了妈妈的鼓励,我更用心地包起粽子。

我一会儿,第一波粽子便出锅了,我一看,有好几个粽子漏了米,而且都是我包的。爸爸妈妈都不开,我包的漏米粽子。蘸着白糖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儿子包的粽子真好吃。我也不开了一个漏米粽子,蘸着白糖咬了一大口,真好吃!我觉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里卖的还好吃。

在以后的端午节,我们家都要自己包粽子,下回我们要试着蜜枣粽或豆沙粽。

篇三:端午节的日记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端午节的时候,我不仅会想起这首诗——《端午》。

五月初五那一天,我们全家包粽子吃。妈妈在烧糯米,爸爸在洗粽叶,根本轮不到我。当包粽子的时候,爸爸妈妈包得聚精会神,我却傻呆呆地站在一旁看,我想:我也真想包啊!爸爸似乎看懂了我在想什么,笑了笑说:“孩子,你也来包粽子吧!”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学者爸爸的样,装模作样地包了起来。突然,妈妈问:“你知道吃粽子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我摇了摇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的传说很多。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我听后,说:“哈哈,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呀!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