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楚将军中魂故事

文章 2019-07-17 06:20:04 1个回答   ()人看过

司马迁在《霸王项羽本纪》结尾这样评价霸王项羽:秦朝的暴政引发了陈胜的起义,当时天下起兵的豪杰多得数都数不过来。霸王项羽没有任何凭借,乘势而起,竟然只用三年时间就率领天下诸侯消灭了秦朝,分封诸侯,政令出自霸王项羽(项藉),自号为霸王。霸王项羽虽然没有善终,却是自古以来的第一人。

霸王项羽真的是没有任何凭借就突然崛起了吗?

显然不是!将门之后就是他的第一个凭借。

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曾拥立楚王的儿子昌平君为楚王。秦王嬴政(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项燕被秦将王翦所围,兵败自杀。霸王项羽的叔父武信君项梁是秦末农民大起义初期的著名领袖。

所以“项氏世世为楚将”是霸王项羽最重要的政治资本。这一政治资本对霸王项羽来说,有两点重要意义:

第一,使霸王项羽迅速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重要人物;

第二,使霸王项羽具有巨大的号召力。

秦末大起义初期有一位领袖陈婴,原来是东阳令史。东阳,是秦朝一个县,在今安徽天长县。陈婴这个人,一向非常谨慎,讲究信用,被当地人称为忠厚长者。秦末大起义席卷东阳县之时,东阳县的一些年轻人,杀死本县县令,聚集了几千人起义。但是,起义军中没有合适的领军人物。找来找去,发现东阳令史陈婴的资历、声望、才干都很合适,他们便要求陈婴做首领,遭到陈婴拒绝,他们就强迫陈婴当了头。

由于陈婴在东阳非常有声望,所以,在他做了首领后,这支队伍一下子发展到两万多人。

这些起义的青年人看到义军迅速壮大,便要立陈婴为王,建立一支与众不同、头裹青巾为标志、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特殊军队——苍头军。

但是,陈婴的母亲不同意。陈母说: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就从来没有听说你家的祖先有大富大贵的人。如今突然称王,恐怕不吉利。不如找个名家归附在人家名下,事成了可以封侯,事砸了也容易逃,不至于被人指名道姓地通缉。

自古以来,对造反的人实行的都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因为历来都是法不治众。陈母就是要陈婴当个“不问”的胁从,不要当“必办”的首恶。这和刘邦刚刚起兵时的情况一样,萧何、曹参等人在秦朝时都比刘邦官位高,但是,一旦起义造反,他们都不敢当头,害怕成为首恶。只有胆大的刘邦敢于当这个头,不怕“世所指名”。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世所指名”,就是匪首。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就不敢为王。不做匪首,这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陈婴要把这支队伍交给谁来带领,就不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而是受一种观念的支配。他对下属说:项氏世世为将,在楚国非常有名;如果我们想起兵反秦,非项氏来领导这支队伍不行。我们要是能依靠项氏这样的名门大族,一定能够灭亡秦国。陈婴的建议得到了东阳起义军的赞同。所以,陈婴就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军队投靠了武信君项梁、霸王项羽。

陈婴的建议能够得到起义军大多数人的认同,说明当时多数人都认可项氏,项氏家族在楚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是霸王项羽的重要政治资本,也是霸王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末大起义中还有一位受过秦朝黥刑的勇将——英布,因为他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故亦称黥布。黥布因触犯秦法而被罚至骊山做苦工,便纠集了一些囚徒,逃出来当了强盗。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也乘势起兵,并且在陈婴归属武信君项梁之后也归属了武信君项梁。武信君项梁战死之后他成了霸王项羽的部下,成为霸王项羽手下最勇猛的将军。霸王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时,黥布因为战功居所有将领之首而被封为九江王。

黥布在起兵后归属武信君项梁,与陈婴归属武信君项梁一样,也是因为项氏世世为楚将,名声极大。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六国的遗老、官僚及普通百姓,对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政权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态。六国旧政权的幸存者,实际上成为了与秦朝中央政府抗衡的一支主要力量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