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的故事300字

文章 2019-07-17 06:29: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奉献爱心”服务活动,促进邻里关爱建设和谐社区。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关于雷锋的故事3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雷锋的故事300字篇一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关于雷锋的故事300字篇二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

“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

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关于雷锋的故事300字篇三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1958年,全国到处都在办工厂,搞建设。西安焦化厂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也和其他工厂一样,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一下子就招进了数百名新工人。周玉凤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女工,如花似玉的年龄,怀着理想与希望,决心要大干一场。但光有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技术和本领。工厂考虑到青工们的实际情况,决定派一批青年生产骨干到鞍钢去学习,接受培训,掌握生产技术。这下可把他们乐坏了,青年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1959年春节就要到了,大家都准备着过一个喜庆的新年,可培训的日期已定,大年三十,百余名青年登上了东去的列车,到东北钢铁工业基地鞍钢参加培训。

初来乍到,尽管东北的风比西安还冷,但年轻人的心却是热乎乎的。高大的烟囱,气派的厂房,火热的场面,把周玉凤的心给吸引住了。她和同去的张尚德、傅春才等被分配到了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了一名推土机手,正好和雷锋在一个车间。雷锋是上年11月15日到鞍钢的,她比雷锋晚三个月。雷锋过去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开过拖拉机,到鞍钢后,技术熟练,积极性高,很快就是厂里有名的先进生产者了。

在同雷锋的初次见面中,当雷锋得知他们是从西安来的,当即脱下沾满油渍的手套,同他们一一握手,并热情地鼓励到:“欢迎同志们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学习,掌握技术,搞好生产,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第一次的见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周玉凤就成了雷锋的徒弟。

在周玉凤的脑海里,雷锋个子不高,热情厚道,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显得活泼可爱。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一开始,周玉凤开的是斯大林80号推土机,雷锋开的是德特54号推土机,他们相互交接班,开班前会经常在一起。雷锋特别爱学习,笔记本总是记得满满的。每次开班组会都积极发言,从不讲困难,上进心强。车间的板报大都是他办的,内容有工作要求、学习心得、道德修养、怎样做人、如何工作等。他平易近人,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工作。

后来因车辆大修,周玉凤有幸和雷锋同开一辆80号推土机,雷锋见她是徒工,不仅从各方面关照她,而且给她讲机械原理,操作要领,使她进步很快。周玉凤和雷锋开的推土机是苏联产的,又高又大。因雷锋个头小,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推土铲,不好操作;站起来开车,头又顶着车棚, 直不起腰来。因此他就猫着腰操作。一天工作下来,常常累得他汗流满面,腰酸腿痛。但他从不说一声累,白班夜班照样干。这些都使周玉凤非常感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