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

文章 2019-07-17 08:10: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下面是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欢迎阅读及参考!

篇一、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十岁的我还不太明白“英雄主义”的具体含义,但从一位老人身上,我深切地感受着热爱生命的活力。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天气这么恶劣,您还上班啊?”我望着窗外的积雪问道。“当然了,公司里的年轻人还等着我呢!”奶奶一脸自豪地回答道。我的奶奶,纺织大学的高材生,纺织行业的老外贸,如今已经年过七十了,虽然腿脚已经不如从前,可天天还是跟上班族一样忙碌,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公司的各个部门。那个冰雪交加的星期一,中小学已经停课了,爸爸劝奶奶:“您就别去上班了。”“不行!”奶奶坚定地说道,“公司还有很多工作呢!”奶奶艰难地走到公交站。可是,公交车偏偏跟她开了个玩笑,奶奶等了半个小时,手握雨伞的胳膊已经僵硬,站在原地的双脚已经麻木,公交车才穿越风雨,缓缓而来。奶奶赶紧搭车赶到公司,前脚迈进公司的大门,后脚就奔向公司里的面料部。站在这里,她左手拿着早点,右手“指点江山”,不时地还眉飞色舞地讲着些什么。同事看见了,对她说:“您先吃完早点再忙吧!”“那怎么行?”奶奶微笑着说:“你们还年轻,能为公司效力的时间还多着呢,我都老了,也干不几年了,能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吧!”说完,她又咬了一口早点,继续整理起面料来。

午休时,奶奶又到一楼的零售大厅,忙不迭地帮助顾客试衣服,找款式!年轻的同事们见这位老太太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经常怕她累着,奶奶也总是幽默地回复到:“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飞鬃奋老蹄”,每次说完,奶奶还不忘做个鬼脸,然后,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同事们不禁感叹道:“真为公司有这样的“老太太”感到自豪啊!”

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纷纷准备回家。奶奶还在办公室里,同事们劝奶奶早点回家休息,奶奶一边给窗台上的花浇水一边说:“好好好,我这就走!不过,也不能怠慢了这些花花草草,得让它们喝饱啦!”浇完花,奶奶才背起书包,望了望窗台上沐着夕阳的花儿们,转身回家。

人老不代表心态老!热爱生命的奶奶,开开心心地活在当下,老年的风景晚霞灿烂,不输朝阳!

篇二、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盯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黄美廉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篇三、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

生命来之不易,地球上的生命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才得以发展成熟。每个个体的生命也是经历了艰辛的孕育才得以呱呱坠地。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珍贵的。但在人类的眼中,生命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那些渺小卑微的生命总是让我们不屑一顾。

比如蜗牛,我们眼中的它是个胆小鬼,到哪都得背着沉重的壳,仿佛全世界都要害它,趁它不注意便会刺痛它,它时时刻刻都得做好防护准备。这种警惕泄露了内心的怯懦,它太胆小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绝对成不了大事。

但是,在我看来,再渺小的生命也是优雅的,蜗牛背着这样一个大大的壳,孤独前行在漫长的道路上,如同一个骑士一般优雅。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影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片断:两只蜗牛在路上相遇了,一只蜗牛伸出了触角,在另一只面前轻轻舞动了一下。对方看出了它的问候,也伸出触角来。接着,两只蜗牛分别从坚硬的壳里探出身体,尝试着一点一点接近,继而开始交错,重叠,缠绕。在明亮的光线照耀下,它们白亮的身体相拥在了一起。像久别重逢的情人,又像他乡相遇的故交,两个生命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了一起。如果你看过,一定也会为这至美的画面叹服。当一个生命个体冲破心的壁垒,不为任何目的和私利,与另一个同样纯粹的生命相遇,乃至相拥时,生命就会焕发出它原本纯净而绚丽的光芒。 蜗牛是乐观的,毕竟,壳保护了它,它就有责任有义务背负它。壳虽重,它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都能像蜗牛这样,敢于承担责任,这世界就更美好了。所以我赞美这些渺小的生命,因为它们的优雅,因为它们的勇于承担。

篇四、热爱生命的故事范文

这天,天气晴朗,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无意中看到了一群黑乎乎的蚂蚁。它们似乎在搬动些什么。

好奇心驱使我回家拿了一把放大镜下来。我缓缓地蹲下身子,拿出放大镜仔细地看着它们,原来它们是在努力地把一只黑色的甲虫搬往它们的洞穴里去。我把放大镜对准那只四脚朝天的甲虫,只见可怜的甲虫正在拼命地挣扎着,它那六只细小而有力的脚不断地把周围的蚂蚁拨开。过了一会儿,它成功了!只见它一个翻身,就滚下了土坡去。它这种求生的精神使我的好奇心变得更加强烈了:它会去哪儿?它会不会又一次被蚂蚁们包围?……我默默地蹲在那里,继续观察着它们。

甲虫落下了土坡不久,蚂蚁们就飞快地追上去了。它们把甲虫再次包围住,然后抓住甲虫又往它们的洞穴里抬去了。甲虫像第一次那样努力地挣扎着,但没有成功。慢慢地,它们把甲虫抬到了洞口了。这时,甲虫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见它一个翻滚,又成功地从蚂蚁的包围圈里逃脱了,并滚到了土坡下去!

蚂蚁们又追上去了。但无论它们抓住了甲虫多少次,它都会挣扎,而且都能逃脱。最后一次,甲虫滚下了土坡后,匆匆地钻进了草丛里,留下了忙乱的蚂蚁在土坡里爬来爬去。

我慢慢地站起身子,脑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此弱小的甲虫竟然可以从成百上千只的蚂蚁手中安然无恙地逃脱,那是因为它热爱生命,从不放弃的结果!

是啊,甲虫热爱生命,强烈求生的欲望令我敬佩。我想: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一切。鲁迅曾经这样说过:“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