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亳州的日记

文章 2019-07-17 11:15:51 1个回答   ()人看过

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药都之一!作为亳州的一份子的小伙伴是不是非常自豪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的家乡亳州的日记

我的家乡亳州的日记1

我的家乡在安徽亳州,这里孕育出许多著名的人:老子、庄子,神医华佗,魏武帝曹操,巾帼英雄花木兰等。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像是曹操运兵道、花戏楼、道德中宫、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曹操地下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长达四千余米,有地下长城之称。地道里面四通八达,结构复杂,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设有猫耳洞、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笼等附属设施。曹操曾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戏楼本来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加上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虽然花戏楼是古代建筑,但至今还那么漂亮、干净、整洁、美观、好看。

我们亳州还有许多优秀的旅游景点,我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如果你想知道,就亲自来亳州看看吧。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到亳州来做客,作为亳州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的家乡亳州的日记2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亳州市涡阳县,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虽然不比黄山的山好、比桂林的水好,但在我心中她是最美的。

它有老子庙、文化广场、体育广场、紫光公园、我所上学校梁岭小学等。我就给你介绍紫光公园吧!

紫光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公园,春天,早晨起来随着新鲜的空气陪柳树来跑步,你跑步她跳舞。你在如果走累了就可以在凉亭里休息。或躺在草地上。紫光公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凉亭、喷泉。另一部分是树木。她们之间有有一座桥。

到了晚上人更多,有的来散步、有的来玩、有的来演出。随着音乐的伴随,人们玩得更带劲了!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亳州的日记3

我的家乡在安徽亳州,这里孕育出许多着名的人:老子、庄子,神医华佗,魏武帝曹操,巾帼英雄花木兰等……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像是曹操运兵道、花戏楼、道德中宫、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等都是非常着名的旅游景点。

曹操地下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长达四千余米,有“地下长城”之称。地道里面四通八达,结构复杂,有单行道、转弯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设有猫耳洞、障碍墙、绊腿板、陷阱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传话孔、灯笼等附属设施。曹操曾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戏楼本来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加上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虽然花戏楼是古代建筑,但至今还那么漂亮、干净、整洁、美观、好看。

我们亳州还有许多优秀的旅游景点,我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如果你想知道,就亲自来亳州看看吧。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到亳州来做客,作为亳州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扩展阅读】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曹氏公园,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亳州历史文化: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字甲骨文为“乇”。《说文大字典》解为:“商汤所都,京兆社陵亭也,从高省乇声”。“乇”《说文大字典》释:“原义草叶也,从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读作“zhe”,由此可见,亳的本义为生长着茂盛庄稼的高地,商初水害和粮食是涉及到国家根基的两大问题。因此所选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

风土民情

1.武术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2.剪纸

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好似一次剪纸大展览,引得市民们争相观赏。如今,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3.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亳州高跷很有特色,且技艺高超。据传十八里集有一位施先生,踩高跷站在八张方桌叠起的高台上,双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绰号"倒拐"。

4.鬼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5.三斗

亳州作为商业都会,文化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6.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7.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亳州的历史传奇。

亳州历史太悠久了,可以用4321来概括:

“4”是亳州诞生过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四位世界级名人,在一个地级市范围内,出现如此多的“重量级”名人,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3”是亳州拥有三张金字招牌,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今年谯城区被命名为安徽省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2”亳州拥有中药材、古井贡酒两大名产,被称为“中华药都、华夏酒城”;

“1”省委、省政府把亳州规划为安徽旅游的三大板块之一,成为新皖北旅游区的核心,这为亳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很多啊,亳州作为一个三千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深厚,历史上有曹操,华佗,商汤,花木兰,老子,庄子等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现存有以花戏楼、被称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为代表的诸多文物旅游景点,我也是亳州人,亳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的确是个生活很舒服的城市。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