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身上学会诚信正直的张忠谋名人故事

文章 2019-07-17 15:55:23 1个回答   ()人看过

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创始人,现任台积电董事长,有“芯片大王”、台湾“半导体教父”之称。他领导的台积电,是攸关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张忠谋为什么能成功?因为,身为企业创办人,他要永远比创办时更前瞻,怎么做?凭借的就是终身学习与独立思考。

张忠谋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母亲买了一排排的书放在家里,于是,他从《水浒传》读起,一本一本,养成了终身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与方法。

“方法是有纪律、有系统、有计划。系统是一套套的学问,不是今天看一点小说,明天看一点历史,后天看一点艺术,这样效能很低。”

母亲为他奠定了学习与思考的基础。至于张忠谋向来强调的诚信正直等重要的价值观,则是父亲奠定的。甚至,原先想要当个作家的张忠谋,也是因为父亲的劝说,而放弃了作家梦。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张忠谋成为今天的张忠谋?

我觉得,家庭教育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价值观。

我除了中学读书时,在学校住了两年半,到十八岁为止都住在家里。

我是独子,父母亲花在我身上的时间很多。在那时候的中国,商界应酬是蛮多的,我的父亲虽然在商界,却不常应酬,我回想起来,至少有一半的晚上是在家的。有时候我们全家甚至还会去附近旅游,所以,父母亲对我的耳濡目染很有一贯性、很持续地影响着。

终身学习,就是有系统性、计划性、有纪律的学习,这个读书的习惯,是妈妈奠定的。

小时候,我的健康不是很好,我就一直没有运动细胞,我那个时代,香港的朋友都是踢足球,所以,小学时的朋友就会比较少。

我最记得的是,母亲买了当时的小学文库,摆了满满的一书架,我最喜欢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我也读了很多严肃一点的书。

我妈妈的教育程度其实不是很高,可是她看小说也看得很多。后来,我很喜欢文学,包括冰心、巴金都看了。我当时喜欢白话写作。

我爸爸受的教育比妈妈高,在外面交往的大多是知识份子,所以,他的谈吐自然也比妈妈更是知识份子。我爸爸跟妈妈都分享他们的价值观给我,可是爸爸是更为坚持。

我爸爸在银行工作,有些事情虽然他不告诉我,但是,他做人的方寸与价值观大大的影响了我,可以说,在十八岁以前,我的价值观就已经形成了。

十八岁之前,我发现自己喜欢文学,我想要做一个作家,不是像托尔斯泰那样的文学家,我觉得作家比较可以达到。

当时,我爸爸对我的文学才能固然是蛮骄傲的,他有时也会把我写的东西传给他的朋友看。可是,他对我的文学天才有一个很现实的顾忌,因为,老实说,在那个时代,当一个普通的作家是连饭都吃不饱的。

我想当作家,有一个原因与我的志向有关。

我读南开中学时,就立志做一个领导人,至今还是如此。我所谓的领导人是意见领袖。

那时候,很少人受中学教育,所以当时中学毕业就算是知识份子,知识份子这个名词只有中国有,在美国没有。而且,那时候在中国,很多作家都可以当领导人。

所以,我念初三、高一的时候,想做作家也想做领导人。

爸爸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我决定不做作家。但是我还是朝向领导人的方向走,一样可以改变社会,对社会有贡献。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