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探究精神的体会论文

文章 2019-07-17 15:57:47 1个回答   ()人看过

弗赖登尔曾经说过:“学习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和在线创造性的做,才能是最有效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也必须遵照这一途径,下面谈两点体会。

一、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在认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认知冲突,达到学习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准备题和例题,可运用类比迁移。准备题是例题衍生出来的,准备题是已学过的知识,变换准备题的一个已知条件就是例题。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人教数学第七册在讲解应用题时,准备题、例题同时出示,要求学生独立做出,看谁思考得最快。

准备题: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例题:工人们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几天修完?

教师深入学生中,摸清学生的思维动态,发现共性问题为点拨积累素材,发现个性问题教师及时地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的思维基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部分学生独立做出,教师当堂给与批阅予以赞赏,并高标准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说算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形成思维和表述的完美统一。另一部分同学能算出一、二步,思维受阻,还有个别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点拨,能再次激起学生探索的无限乐趣。

如上题:“现在每天修多少米,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怎么样求呢?用老师讲吗?他们齐声说不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状态,再进入探索中,最终独立完成,教师予以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探究精神。在信息交流阶段,教师提出:你是怎么样思考这道例题的?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体交流信息网络,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完成新知要重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加深对数学理解和认识,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基本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以不同长度的三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不同的三个圆,剪下后把三个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的线段分别是哪个圆的周长,让学生探究圆的直径与周长有没有关系,学生发现: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越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学生得出结论:圆的直径与周长有关系。然后再组织学生动手测出每个圆的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通过展示数据,学生发现了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即每个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还多一些。知道若圆的直径已知,就可以得出圆的周长。指导学生根据操作提练问题,根据需要收集问题的数据和信息,组织和表述数学问题,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思考,学习新知,学生深入实践,手脑并用,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