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人故事:以问代答巧辩驳

文章 2019-07-17 16:24:28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中关于名人故事_以问代答巧辩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次,物理学大师法拉第公开做电磁学的实验表演。实验刚结束,忽然有人站起来高声责问:“这有什么用呢?”法拉第看了一下提问者,反问说:“请问,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呢?”提问者哑口无言,讷讷退下。

此例中,提问者以“新生的电磁学有什么用”为由进行质问,厨师巧妙地以问代答,“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呢?”提问者暴露了他对科学的无知,而法拉第的以问代答则隐含着对提问者在科学上缺乏预见的嘲弄。如此回击精彩有力,令人击节赞赏。

1972年5月27日凌晨一点,美苏签定了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美国总统尼克松随后在一家旅馆向随行的记者团介绍情况,当他说到“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时,有一名记者插话问:“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配置了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了分导式多弹头?”“我不确切知道正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尼克松回答说。“不是保密的。”一个记者赶忙说。尼克松笑了,反问道:“不保密吗?那你说是多少呢?”记者无言以对。

面对记者刨根究底的追问,尼克松没有直接斥责他的问题实在过分,而是巧用以问代答,以连续的两个反问诸住了咄咄逼人的记者的嘴,幽默地化解了记者很难缠的问题。这样说,妥帖得体而含蓄幽默,顺利地替自己解了围。

通过上面两例生动有趣的论辩,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棘手的、无法正面论述的难题不妨运用以问代答法。此法锋芒暗藏,如同把对方踢过来的球又踢了回去,从而达到“以攻代守”的论辩目的,赢得论辩胜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