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也是切身利益散文

文章 2019-07-17 18:14:19 1个回答   ()人看过

职业道德,这对广大财会人员来说,是最熟习不过的了,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本质上,是对自身的一种规范,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与客观公正。不做不真实的账,不搞小金库是其最根本的要求。谁遵守了职业道德,它便成了谁的保护神,反之就会受到教训。不过,在现实工作中,特别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它与我们具体的工资、职务等等这些切身利益相比,却又显得那么地抽象与朦胧,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者,往往我们认为,被它所忽悠。诚然,如果说工资、职务这些具体的东西,它们是我们的切身利益的话,那么,我要说,职业道德也是我们切身利益。

或许,你认为职业道德是切身利益,有点言过了。道德是精神层面的,高贵的,亮丽的,而利益是物质的,浑浊的,灰暗的,二者岂能混为一谈?但是,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统一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东西可以上升到意识层面,精神也能物化成物质的东西。职业道德,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这个中间地带,是否变为直接的物质利益,往往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判断与行动。譬如,倘我们一时置职业道德于不顾,或暂时能获得一些较小的,抑或是较大的,眼前的利益,但却最终失去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以为职业道德也是我们的不折不扣的切身利益。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或许能说明这点。M君是我的一个最好的哥们,他有着近三十年的财务工作经历,更曾有过比较辉煌的过去。但如今,他只在一家国有公司做着一般的普通会计工作。年龄也不小了,每天被一个二十来岁的小科长管着,不免常常尴尬。有时,工作之余喝点二两小酒,牢骚满腹,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老弟呵,悔不该当初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呀。”是的,他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极大地损失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其实是与他当初无视职业道德有关呢。

那还是在十年前,M君正值青年,聪明能干,自从深圳回来后,一心想在当地找一份工作。正月十五过后,各种用工的信息与外出的人流,如春潮一般涌动,无论是外地的还是当地的人们,其盼望工作的热情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他留心着当地的招聘广告,终于一天,他看到了当地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招聘财务主管的广告了。保险公司,他没有做过,但属于金融行业,工资收入高。为了进入这家公司,他做了精心的准备,甚至于啃起了那些难懂的精算书籍。自然,笔试很快通过了,考了第一名。面试的那天,M君西装革履,抖擞精神,在面试官前对答如流。但坐在面试官旁边的一位中年女士却一直没有开口,其实上她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总。最后,她只问了M君一句话:“你认为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最重要的是什么?”M君当然又侃侃而谈了一番,那位老总面带微笑,最后却补充道,“你讲了许多,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漏掉了,那就是职业道德这个重要的方面。”好在M君亦反映得快,说“那是自然的,这是对一名财务人员起码的要求。”不过,事后M君却是不以为然,如今提什么劳什子职业道德,真老土了!所幸的事,M君还是被这家公司录取,一个星期后走马上任。保险公司是一个充满激情而又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只要肯干,机会有的是。凭M君的能力,他在不到两年内就荣升为财务经理。一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祝贺之声不绝于耳。但事情往往是两方面的,当M君与前任经理移交时,他得到一个神秘的预算外资金。前任说,这是公司专门用于领导交际的费用等等。M君开始时自然很不想接这个额外资金,但面对一大笔费用,也为了今后工作,根据惯例只好先接受下来。但显然,M君自此后便在劫难逃。因为预算外资金实是靠做假而生成的,是一颗定时炸弹,是身为一名财务人员最忌讳的,更是职业道德所不容的。可惜,M君没有当一回事儿,随着职位的升高,工作的忙碌,收入的增加,职业道德早已抛置脑后,他渐渐地容忍并习惯这笔资金的存在。然而一年后,在一次总公司的审计中被查出,他百口难辩,结果被上级公司免职。职务没有了,收入大幅度地下降,切身利益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了重大创伤。他只得暗然离开公司,从此一蹶不振,虽走了许多单位,却始终不如意。现在,留给他的是深深地忏悔,悔不该当初只把收入职位等当成切身利益,而完全忽视职业道德这个其实也是切身利益的重要方面。

是的,职业道德这个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似乎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职场或工作之中,它已成为与职位、收入,乃至诚信记录融为一体的重要元素,实际上已成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它看似不起眼,但却好比一部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一旦没有拧紧或丢失,则往往导致整个机器的失灵,甚至于停止运转,造成直接利益损失。因此,职业道德,对我们财务人员来说它并不抽象,它是我们能眼可观的、手可触的切身利益,不可不察呵!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