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生命加油励志散文

文章 2019-07-17 19:43:50 1个回答   ()人看过

20多年的无偿献血经历,使我对献血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临床用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却只能依靠人类自身提供血液。所以,无偿献血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以及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第一次接触 “献血”这个词是在小学三年级。课文《白求恩大夫》中,当英勇抗日的八路军战士负伤需要输血时,白求恩奋勇当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中显得特别高大。

第一次体验献血是在1986年3月。当时我在华东师大读大一,学校组织义务献血,辅导员倪华强老师通知我早点睡觉。第二天早晨在文史楼前,四辆崭新的大巴载着我们这些“勇士”很快就到了上海市人民医院。有位护士拿了根小针在我的中指上扎了一下,用吸针吸了一点涂在一张专用纸片上。没多久,护士告诉我:“你是O型血,血质特好。”当时我不仅知道了自己的血型,更拥有了像白求恩一般的自信和豪情!我是 “全能血”!护士问我献多少,同学们都夸我是学校的长跑运动员,身体好,要多献点。“那就献400毫升?”“没问题。”“第一次献血不要紧张,把拳头攥紧。”我挽起衣袖勇敢地伸出了手臂,一根针管插入静脉,爱心在热血中流淌……接着有人发给我一个面包、一袋牛奶。在那个无偿献血、又没有红本本的年头,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已经相当满足。更开心是学校的中餐是免费的,而且不用排队,我一下子就吃了两块红烧大排(0.8元/块)。当然没有献成的或者少献的同学也是同等待遇。后来倪老师在班上表扬我,我收获了很多羡慕的眼神和渴望的目光。

突破“第一次”这道“门槛”,之后的献血就容易多了。渐渐地我也学到了许多献血的知识,如献血前,饮食要清淡,不能喝酒;献血后,不要进行剧烈活动,要多休息,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不仅不会损害健康,反而能增强造血功能。

第二次献血是在1999年6月21日,当时各个单位都有义务献血的指标,我不仅是学校第一个报名的,而且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同事解除对献血的顾虑。

2005年5月25日,我第7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考虑下午还要上课,本来只想献200毫升的。可是参加的11名老师中有4名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献血,而我们学校的指标是8人,作为学校工会副主席,我毫不犹豫地献了400毫升。

2005年10月24日,我调到了江苏省苏州市暨阳湖实验学校,又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当时我已经填好了体检表,“两次献血间隔不能少于6个月”,当地红十字血站的党支部书记陈正平尽管是我的老相识,但他严格执法,把我挡在了门外。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惟一一次“失败”的献血经历。

2010年10月14日上午,黄伟校长带领7名老师,还有学校电工朱爱民,参加一年一度的义务献血。听说每人有200元补助并能免费体检,还可撮一顿,来自贫困地区的4名学校保安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这年头,有资格献血也是一种荣耀,一个红本本成了身体健康的最好明证。最后经过民主抽签,一人留守校门,其他三位年轻力壮的幸运儿乘着校车前往血站。我们原以为有了三员大将加盟绝对能超额完成任务,但现实很残酷:三名开路先锋很快被一一“斩落”马下:两名有高血压,还有一名是高血脂。幸好7名老师全合格,电工朱爱民更是了不起,每次献血400毫升,已经从我手中夺走了献血总量的校冠军。

2011年8月11日,我再次收到短信:“沈汉彬您好!你捐献的血液已通过检测,你的爱即将拯救病人,使其获得新生命……”随即,我想起了“捐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自己的鲜血流进患者的体内,那种的愉悦真是妙不可言。虽然我和流淌我血液的人素不相识,但我觉得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去热爱生命,用感恩的心回报周围每一个人。

作为中华骨髓资料库中的一员,我随时为需要的人作好准备。我还会继续并在更多方面,感染并鼓励更多人参加爱心之旅。我相信有爱心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心里流淌着的一首歌唱出来与大家共勉:“从我的心到你的心,真情又一次鲜红地旅行。从我的梦到你的梦,生命搭成了温馨的彩虹。救了别人美了自己,彼此都在收获笑容,甜了岁月净了人生,天地和谐心灵相通。爱,像出水的芙蓉;爱,像雨后的天空。奉献者的心中,留下一片清新,一片轻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