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家亿元义乌拉链厂的破产故事

文章 2019-07-17 20:51:0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明星企业垮了

连续的会议下来,吴琴英感到身心疲惫,,这几乎是她人生47年来遇到的最大困难,她甚至都不敢去想结果。

作为利达拉链的董事长,由她签字的两个文件至今仍贴在工厂车间里,落款日期为8月8日。这是她签署的最后文件。

一个是任命令,她把成品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合并成一个车间,任命了新的车间主任。另一个是处罚公告,原先的一车间主任处置离职,处罚3500元钱,理由是“带头鼓动部分员工思想消极怠慢闹事,造成车间先后几次停产”。

而一线职工也有充足的理由表达他们的不满:有的人已4个月没领到薪水了。

所幸的是,工人们最后全额拿到了工钱。

义乌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小俊上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工人,解决工资问题。

企业把一部分成品、半成品及原料进行拍卖,所得的120多万元,付清了160多个员工的工资。车间里的部分设备也被法院查封,等待下一步清算。

谁都无法相信,利达拉链会走到这一步,即使是和吴琴英相熟超过15年的老朋友。要知道,上周二,这个企业还有订单在生产。

“她当年在义乌多风光啊,义乌第一辆奔驰500就是她买的。”这位人士回忆说,10多年前,这车的价格超过200万元。

即使是现在,吴琴英依然相信自己的企业是优秀的。昨天下午,她给记者发来短信,称“公司放假,没有别的(问题)”。

二、义乌的另类老板

如果时间倒退回去,10年前,吴琴英开始筹划成立利达拉链,准备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办,注册资金是3000万美元。再倒退10年,新婚不久的吴琴英和丈夫,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搞起了物流,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她看上去具备了足够精明的商业眼光。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竞争已相当激烈,她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新的产业。

10年前,义乌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不过吴琴英却发现这里的企业生产的普遍是低端产品。于是,她想办一家鹤立鸡群的企业。

从一开始,利达拉链就注重品牌建设,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吴琴英也表现出对产品技术的迷恋,不断引进各类技术人才,花重金投入产品的研发。

“我从不会去跟技术人才讨价还价个人待遇问题。”吴琴英有一次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有个故事一直被当地媒体作为典型在报道,说吴琴英曾为引进一个高级技术总监,每周至少给对方打3次电话,坚持了两年,终于打动对方加盟利达拉链。据报道,利达拉链有25项国家技术专利,在国内拉链行业里数一数二。

除了技术,吴琴英对管理也十分重视,渴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常去报名参加一些培训班。 义乌年产过亿企业停工 女老板不信梦碎12亿!又一家手游公司被收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