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的小学生日记

文章 2019-07-17 22:47: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一颗真诚的为人民服务的心让雷锋的形象永存历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雷锋的日记,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雷锋的小学生日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雷峰的故事。

雷峰叔叔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他只活了二十二岁,但是他做的好事却不计其数。他乐于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小雷峰。有一次,我班同学洪铭远的脚受伤了不能走楼梯到音乐教室。

他正着急的时候,丁苑棋和李雨萱跑了过来热情地说:“让我们来帮助你吧!”于是丁苑棋蹲下身体说:“来,我来背你吧!”李雨萱在旁边保护着洪铭远。他们齐心合力把洪铭远背到了音乐教室。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小雷锋,你们也去寻找身边的小雷峰吧!

篇二、关于雷锋的小学生日记

我们身边有很多“活雷锋”出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我身边就一直有这样一个“小雷锋”——李丽。她长着一双闪亮的眼睛,又黑又短的头发,漂亮极了。她很文静,因为妈妈很忙,所以放学都和上一年级的弟弟走到向阳。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笔忽然没油了。我向同桌借,可她只有一支笔。我又向我后面的同学借,但是她也只有一支笔。“怎么办啊?我没笔写作业啊?”我心里可着急了。“给你!”同学递给我一支笔。“啊,有笔了!”我高兴得恨不得跳起来。“你不是没笔吗?”我疑惑不解地问同桌。“是李丽的,是她借给你的。”同桌说。我看看李丽,心里充满了感激。

还有一次,路很滑,我不小心摔了跤。这时候,李丽刚好路过。看见我摔跤了,就连忙把我扶起来。我连声说:“谢谢!”“你不用谢我,我们是好朋友嘛!”李丽爽朗的回答说。她这样一说,我感动了好长时间。

我身边的“雷锋”——李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篇三、关于雷锋的小学生日记

他是一盏微弱的灯,却点亮了亿万人的心,他是一首感慨人心的歌,他的声音娓娓地渗入人们的脑海里——他就是雷锋叔叔。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我们做的好事却是少之又少,微乎其微。我记的有一次,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学习,到了一个站点,下去了很多人,这时,我突然发现地上静静躺着一个小小的手提包,我马上捡起来交给了司机,查看了一下里面有一些钱、卡、手机和钥匙。不一会儿,失主就打电话来了,原来就是刚才抱着孙子的那位阿婆,她知道她的手提包被保管得好好的,非常高兴,就和司机约好地点取回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直夸我很棒。这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吃了糖一样甜。又有一次,我生病在医院打针,坐在我和妈妈前排打针的一位阿婆想去洗手间,可她是一个人来的,于是阿婆拜托旁边的人帮她看管一下她的包,可旁边的人都不肯帮忙看管,怕担责任,阿婆显得很着急。这时,妈妈主动过去帮阿婆提着输液瓶和包,带阿婆去洗手间,然后再把她送回来。看到阿婆可以安心输液了,我非常开心。原来帮助别人是这么快乐的事啊!

可是现在社会上有好多人都不愿意做好事,其实是不敢做好事,因为有时候做好事会引来很大的麻烦,甚至还会受冤枉被敲诈,让人心寒。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敢去做好事了。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存一颗善良而纯洁的心,让我们放心勇敢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叔叔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吧!

篇四、关于雷锋的小学生日记

3月5日,是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为了鼓励同学们做好事,学校将三月变成了“学雷锋活动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活动。

对此,我曾经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学雷锋要不要搞成活动》,虽然没有得到一等奖,但也得到了个二等奖。

我觉得我们学校对我们六年级的活动的做法有点问题,不符合雷锋叔叔的性格。学校具体做法是这样的:让我们六年级整个段的学生去多做好事,做完以后就到六(4)班在楼下的宣传窗那里的“摊位”去,登记下我们所做的好事,然后估计活动结束后看哪个班级所做的好事多。

我认为这个做法有点不妥:我亲爱的雷锋叔叔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吗?可是学校这个活动一搞,坏了,在多了个心眼的善于思考的同学(比如我)的心里,雷锋叔叔的光辉形象轰然倒去。难道学校有让我们认为雷锋叔叔做好事是为了留名的意图在里头?或者是让我们以后做好事都要注意留名?不管是怎样,学校应该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好事做了就过去了。

其次,学校是否有把“学雷锋”形式化了呢?

我的意思是,“学雷锋”是否要只在三月学?“学雷锋”并不只在三月可以学,因为好事一定要经常做才行。“学雷锋”在我们学生眼里好像只是个口号,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就可以了,在平日里,只是调侃的对象。因为真的,大家认为可以做的好事不外乎这么几种:捡钱归公、公交车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而这些好事太老土,没有吸引力。

所以,学校的“学雷锋”活动漏洞很多,希望校领导改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