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是一种态度纪实故事

文章 2019-07-17 22:54: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如果说两年前扮酷耍帅还是主流,那么当下,则是不折不扣的“萌”时代了。

所谓““萌”,最早起源于日本漫画,本意是指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后来,“萌”被引申为照着漫画上少女的样子进行装扮,或者效仿她们的言行。于是很多“萌商品”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猫耳朵帽、卡通背包等,“萌文化”随之愈演愈烈。

卖萌是要求爱的权利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3种状态:真正的自我,孩子气的自我,父母的自我。所以,不管内心多么强大的男人或者女人,都会有孩子气的一面。

卖萌大军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充分享受到家人的疼爱,也就是说在那个最该萌的阶段没能充分地萌,于是他们变得特别热衷扮萌。比如小时候,家人没有给他购买那些五颜六色的新衣服,今天的他就会特别偏爱那些艳丽的、儿童化的服饰;或者小时候他想对父母撒娇,可是严厉的父母不允许,认为那是娇气、不成熟的表现,那么现在他大可以想萌就萌。

时下社会的宽容度给了他们理由通过扮萌来补偿自己童年的缺失,对于他们,卖萌是一种心理疗愈,也是表达被爱和被关怀渴望的一条捷径。

压力的小小出口

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几乎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这时代的车轮中,太多的责任、太多的任务让我们无法逃避,而卖萌恰恰是我们可以逃脱现实、卸下重任的一个出口。

虽然我们没法当永远无忧无虑的彼得?潘,但是我们可以借着卖萌让天性小小释放一下,在岌岌可危的重压中喘口气。总之,卖萌可以让我们暂时逃避压力、逃避成长、逃避责任。

对抗衰老

萌是一种天生的可爱状态,有人喜欢把卖萌贬低为装嫩,可是装嫩又有什么不好呢?儿时,遇到不开心的事儿,我们可以放肆地让眼泪狂飙,而如今,我们只能把这股苦水咽进肚里。“集体怀旧”似乎道出了大家心底的潜台词——要是能回到小时候那该多好!

这种需求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被称为“退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尽量让自己倒退回儿时的心境,唤醒曾经无忧无虑的人生状态,以缓解现实加诸在我们身上的各种重担与压力。然而,时光倒流纵然不行,太过怀旧又难免显得有点儿老态龙钟的感觉。或者,你还可以让自己变得“萌”一点儿。比如,穿着扮相上“嫩”一些。

新社交杀手锏

除了自我展示和满足自恋之外,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卖萌绝对有杀手锏般的奇特效果。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不会有人舍得去责难那些主动向自己卖萌、扮可爱的人。但凡感到为难或是出点儿小差错的时候,卖一卖萌,大都能够得到对方的谅解甚至是怜惜。因此,我们所看到或是熟悉的各种萌表情中,撅着嘴、低下头、翻着无辜眼眸的楚楚可怜的扮相往往是被演绎得最多的一种。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萌绝不是人际交往中百试百应的挡箭牌,只能作为出其不意、偶尔为之的绝招。否则,用得多了,接招的人一旦觉得腻了,就再也不管用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