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纠错那是必须的纪实故事

文章 2019-07-18 00:09:14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每个星期四晚上有课,下课后必须跑步赶地铁回家,否则就得在车站空等一个小时。某天晚上赶到地铁站,见车已进站,我急忙在打票机上打了票,并且清楚地听到了咔嗒一声。车到站时遇上查票员,我取出票,顿时傻了眼:刚才那台打票机并没有在我的车票上留下任何印记。查票员不容我辩解便对我作逃票处理,罚款150元。我大喊冤枉,因为我确实打了票,一定是打票机出了故障。查票员打电话询问那个车站,结果不出我所料,有一台打票机的油墨干了。可是查票员对我说:“打票机坏了是车站的责任,但您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我说:“奇怪,我有什么责任?我只是为了赶车,打票后没多看一眼而已。”查票员说:“这就是您的错,因为站台有四台打票机,而另外三台是正常的,当时您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但是现在您必须为自己的这个小小错误付出代价──被罚款。”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同学去爬山,见山顶上有一座异常豪华的城堡,城堡的大门敞开着。受好奇心驱使,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属于城堡的花园。这时整座城堡警铃声大作,一些法国军人冲过来将我们团团包围,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件,并不许离开城堡。我和大伙一起抗议,理由是我们不知道这儿是军事区域,也没有看到城堡外面那块“闲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个士兵说:“那块牌子已经挂了很多年了,也许以后应该换块看上去更醒目的,但是请问你们各位有没有错,并不是所有上山的人都会闯进城堡来的。”于是我们几个人被“囚禁”了一个多小时,直至对方查清了我们的身份后才得以下山。

搬入新宿舍后,我安装了电话。第一个月的账单来了,我发现多列出一栏租电话机的费用,而我并没有租机。我拿着账单找到了电话局营业室。接待我的女职员说,也许是往电脑输入数字的工作人员疏忽了,打错了房间号码。我学着法国人的样子问这位女职员:“作为客户我只能与营业室联系,无法找到那个出错的人,营业室有没有错呢?”几天后我收到营业室的一封信,代表电话局向我道歉,同时减去我的部分电话费作为对我无故跑了一趟电话局的赔偿,并承认营业室的工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法国,我从未见过法国人在公共场合吵架,很少听到诸如学生因考试迟到而抱怨天气或堵车,也没见过谁不小心踩上了狗屎而责怪邻居为什么在这儿遛狗。法国人认为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再去强调客观原因已于事无补,而这时扪心自问有没有错或怎样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才是最重要的。看来,这个民族长期奉行的自我检错习惯,不啻为一种润滑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