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剧本

文章 2019-07-18 00:57:39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编剧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剧本?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借鉴。

编剧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剧本

作者:于振明

本文有以下两个作用:

1、给编剧如何构建一个好故事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用以故事自检)。

2、给制片人、监制、影视策划等相关人员判断一个故事是否达标提供技术标准。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共识:一部剧本的成败首先体现在故事上,如果故事不达标,剧本直接就挂了。那么,应该如何去构思一个好故事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一个好故事的基本标准:

首先,故事主线必须清晰、集中。

这一点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做到?那倒真不是!我们在进行剧本评估的时候,发现至少80%的故事都不达标,而它们绝大部分有一个共同死因:故事主线不集中!不集中!不!集!中!

什么叫故事主线清晰?清晰就是不乱(废话),简单来说,观众一看就知道你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不会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什么叫故事主线集中?就是你的故事是顺着一条线不断往下发展的。有人说,我的故事有两条线,一条复仇线、一条爱情线。嗯,这个并不矛盾,你的爱情线其实只是一条副线,是因为主线的存在而存在的,主人公的爱情可能是因为他要复仇才遇到了一个姑娘,然后产生了爱情,或者两个人本来已经分手了,后来在复仇的过程中和好了,对不?如果不是,那么建议你重新考虑他们的爱情吧。

如何做到故事主线清晰、集中?

1、首先,你要明白你的主角是谁。

有人笑了:哥你真逗,谁写剧本不知道自己的主角是谁?别笑,如果你是一个影视公司负责选项目的大大,你看过N多投稿,你就不会笑了,不知道主角是谁的作品绝非少数!

2、其次,你要明确主角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这是故事主线是否集中的关键。中国编剧网很多作品在商业评估中被淘汰,就死在了因主角的目标不明确而导致主线混乱上。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很多职业编剧都不知道明确地给出主人公的目标!

一个人要把仇人灭掉;一个快递员要把美丽的女上司追到手;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来到城市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某男想把自己的老婆甩掉(这种故事一般结局都会出现反转:到最后才发现老婆是最好的);警察要把十恶不赦但神通广大的罪犯绳之以法;一个不受待见的女婿要获取老丈人的认可。这些主角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只有观众知道主角的目标,才会对他、对之后的剧情有期待,否则,后果就是观众看几分钟就起身去嘘嘘,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有些特殊情况,看起来主角好像没有明确的目标。比如一些恋爱故事,帅哥和美女相遇,然后慢慢相爱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和对方相爱,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目标”。好的,对于这类故事,我们换一种说法:作为编剧,你要让男女主角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男女主角没有目标,编剧得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让男女主角相爱)!

3、沿着主角的目标去设计情节。

你要设计的情节由两部分组成:主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这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是故事是否好看的关键。

在这部分,要做的就是让你的主角想尽办法、排除万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阻力以及主角排解阻力的过程跌宕起伏、层层推进,让人欲罢不能。

对于主角“没有”目标的故事,你要考虑的是:要达到你的目标,他们应该怎么做?还是以上面提到的要让男女主角相爱为例,男主角怎么做才能让女主角爱上他?他们的相爱不能是一帆风顺的,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情节来成为他们恋爱路上的绊脚石?遇到了这些问题,他们怎么做才能回到继续加深感情的路上来?

要特别注意的是,困难、障碍的出现要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能随便强塞。

4、情节要有内在逻辑贯穿。

有的故事确实也是按照某条线顺下来的,但是情节很散,把其中一个情节拿下换成其他的照样不影响故事,这就说明故事的情节没有一条内在的逻辑贯穿。很多职业编剧也会在这上面犯错误。

故事的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后面的情节一定是因为前面情节的发生而出现的,没有前面的故事,后面的也就不会发生。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此处所说的内在逻辑。

说完了故事线集中的标准及构建方法,我们再来看看——

如何检验你的故事主线是否集中?

办法一: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整个故事。

比如:一个罪犯喜欢上了女警察历尽艰难最终获取了其芳心;一群旅行者在神秘的古堡中血战不明生物最终死里逃生。

如果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故事,那么恭喜,第一步你做到了,如不能,请回去重新捯饬吧。

办法二:看一下你的故事主角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所有的故事是否围绕着他实现这个目标而设置,且情节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果不是,请回炉!

其次,情节要合理。

很多编剧在设置情节的时候不考虑是否合理,随心所欲,想要一个什么情节就安排一个什么情节,这又是作品被淘汰的一大主要原因。

在中国编剧网进行剧本评估的时候,看了这么一个职业编剧的作品:反一号为了报复正一号以及其家族,偶遇了一个跟正一号长得几乎一样的人A,后来对他照着正一号进行改造,最后把正一号囚禁起来,让A冒名顶替进入正一号的家族实施报复……

这个剧情有较强的悬念,实施报复的部分也很扣人心弦,但有一个重要设置不合理:不是双胞胎,怎么会有两个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就算有,怎么那么轻易地就被反一号遇上了?支撑整个故事的重要情节不成立,整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做到了以上几点,也许你的故事看起来已经挺像那么回事了。那么,如何让你的故事出人头地呢?

要想出人头地,就得与众不同!

要让你的故事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知识拓展]

剧本的写作技巧:

1、开始要晚

一个电影故事一定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从故事尽可能晚的时刻开始讲起。一个电影如果用太多的时间去建立角色们生活的普通世界,用三周的时间去描述一个三天内就能讲述的故事,整个影片就会显得松懈无神。

在一些场景里,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那些不必要的进进出出和打招呼上。试试看这个场景是否可以从中间开始。一个喜欢自己剪辑的编剧或导演经常发现:如果一个场景剪掉开头的两句对白,特别是剪掉结尾的两句对白后,这个场景的力量反而加强了。

2、用画面“展示”,而不是用对白“告诉”

电影首先是一个视觉媒介;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需要表现的内容都最好通过画面展示而不是用对白或旁白解释的方式来呈现。当影片布下的视觉线索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时,会额外表现出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内在的心理、潜藏的历史以及情感的冲突——这些远比直白的解说要表达的更好。而且,如果你在影片中展示而不是告诉,你将会把更多的银幕时间留给那些更重要的内容。

3、隐藏动作

有时,让观众与影片中的动作保持一定的距离,会极大地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如果我们在摔门声中听到门缝后面一场重要的对话,会比亲眼目睹对话更让我们关注。一场肢体冲突如果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会增加其暴力程度。一个诡异的角色,如果经常被提及但从未完整的暴露于观众面前,会得到一种巨大的甚至神话似的表现。

审慎的展露和揭示会激发观众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积蓄观众的悬疑,直至稍后全面揭晓的时刻,巨大的冲击也随之诞生。

4、探寻动作

探寻镜头(discovery shot)可以有选择性的展示动作,同时让观众宛如身处电影场景之中。

动作的探寻镜头经常传达一种侦查的感觉,仿佛观众正小心翼翼的在房间里蹑手蹑脚的行走并环视四周。通常,视野从动作之外的地方开始,随着蹑手蹑脚的移动逐渐展示出场景中的主要事件。例如,一个平摇镜头(panning)先展示出一处空落的床角,然后缓缓摇到床上一对夫妇在翻云覆雨,镜头继续摇,渐渐地,一个持枪的男人出现在门口。利用手持摄影机,可以更好的暗示有人走进了场景中,他仔细地扫视房间中的物品,仿佛在挑选最终落入他视线的线索,手持摄影机的这种效果更加强了这种即时感和悬疑感。

固定的探寻镜头更有一种窃听的感觉,仿佛占据了一个有利的隐蔽位置在偷偷见证角色的生活。摄影机不动,人物不断地走入走出画面,摄影机从它固定的位置“发现了角色的秘密。

5、开头,中间,结尾

不管是在构思一个新故事的大框架,还是在制作过程中设计故事的某个具体情节,抑或是在后期制作剪辑一个故事时,你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建立和加强这种

三幕叙事结构。

第一幕:形成问题。展示和介绍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展示打乱这一日常生活的激励事件,并让主人公即将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尽可能的清晰和引人注目。

第二幕:加重问题。冲突越来越深,影响面越来越大。主人公最开始的反应和应对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了。

第三幕:解决问题。事件逐渐到达不可避免的高潮并最终得到解决。创造一个强烈的“但是”。

在影片的缘起部分创造一个清晰的“但是”对于第二幕的成败举足轻重。例如:“玛米答应要从哥伦比亚给意大利的黑帮送一单毒品,但是她是一个不敢坐飞机的人。”一个开端如果缺少一个强烈的“但是”,将缺少足够的紧张、冲突、讽刺、幽默来延续至第二幕。而一个强烈的“但是”将会顺利而自然地将影片的核心冲突带到第二幕。

6、什么是生死攸关的危机?

尽早并尽量清楚地让观众意识到影片中的危机是什么——主人公他(她)日常生活中最重视的东西——或者说如果反派角色胜利了,主人公失去的东西。主人公为保持他(她)的世界而对抗反对势力的进攻时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就构成了电影的核心张力。如果一个电影缺乏张力,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①危机并没有被很好地阐释;②危机的严重程度不够高;③反派角色的威胁性还不够强。

7、情节是客观的事件,故事是有情感的事件。

情节指的是电影中发生的事情;故事指的是角色对于所发生的事件的感受。在《黑暗骑士》中,情节的设置是:好人对抗坏人,蝙蝠侠要从精神错乱的小丑手中救出高谭市。而影片的故事设置则是:蝙蝠侠要面临损毁名誉的道德危机。

故事与电影中的角色有关;主题则与普遍的人类境遇有关。主题是嵌入在影片中,并随着观众对影片的体验而逐渐显露的关于生活的真相。主题往往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斗争和力量相关,例如:诚实是最好的策略;爱会战胜一切;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小心你的欲望。

一个电影可能含有不止一个主题;事实上,影片作者和观众对一部影片的核心主题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

8、每场戏都必须有新信息

可能没有任何类型片能够像喜剧一样得到观众如此明确的回报,观众的笑声即刻证明了成功。但是如果编剧和导演仅仅靠插科打诨和诙谐话来支撑一部喜剧可能很难长久的取悦观众。一个喜剧可能通过外在给人以体验,但是它也需要优秀的讲述、结构和角色。好喜剧最终是脱生于它的支撑基础——创造有趣的情境,让人们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9、让演员干点什么

导演要记住这一条:让演员在一场戏中总是有点动作——比如熨衣服、涂指甲油、修车——即使剧本中没写这些内容。这个动作应该是具体的、揭示角色的、补充对话或与对话完全相反的或揭示潜台词的。

便利或不便利的巧合

让你的主角通过努力获得胜利或导致胜利的信息。不要利用偷听或偶然地发现重要信息这种便利的情节来帮助主人公解决他面临的两难选择。如果你确实引入了一个偶然的巧合,那么在巧合之后让主人公面临一个更艰难的困境,这样观众才可以接受。

10、挂灯笼

在两个小时内讲清楚一个复杂的故事是很难的;这时使用情节巧饰有时是在所难免的。一种方法就是“挂灯笼”——让电影中的某个角色提出观众看到此处时产生的疑问。当角色意识到这不可能时,观众很可能也会赞同。

11、高潮就是真相

影片中的高潮并不是那些最激烈的动作或阴谋被揭示的时刻;真正的高潮是主人公认识自己真正内心本质的时刻。主人公之前被秘密、谎言、耻辱、恐惧等支撑的虚假自我会被完全剥除,一个完整的真实自我显示出来。

一个英雄人物会面对真相并在真相中成长。而在悲剧中,主人公无力自我发展,最终导致一个悲剧的结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