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对教师职业的那份爱随笔

文章 2019-07-18 01:48:35 1个回答   ()人看过

不知不觉我的教师生涯已经整整6年。从代理老师到私立学校教师再到特岗教师最后到今天的转正教师。从第一次上讲台的面红耳赤到今天的娴熟干练。一路走来有苦涩和眼泪,但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从小就爱做梦,梦中的风,梦中的云,是那么的随性恬淡,一直梦想成为作家却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想成为有诗意的语文老师,为孩子们营造教室里的春天,和孩子们一起演绎语文的魅力与飘逸。这是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是的梦想。本想带着美好的愿望参加工作,可是实际工作却存在很多困惑,让自己的工作毫无头绪。

于是我把自己的苦恼倾诉给了我的大学老师,她是我大学期间最崇拜的老师,也是对我最关心的老师。她说:刚刚参加工作都会有这样一段困顿期,觉得理想与现实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不知如何行走。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学习,又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总是无法找到理想的方法处理。越是焦急,越是纠结……形成了恶性循环。

现在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做教师首要的就是能够守住一颗平常心,不要因为一些荣誉患得患失,也不要专注领导对自己的认可,或是同事对你的褒奖。让一颗心变得简单,保持原有的那份纯净。虽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够加速自己专业的成长。

在私立学校时,大家都是看着领导眼色行事,凭同事喜好工作,我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倔强和个性。但是这样的改变也让我付出了代价:自己的想法慢慢迟钝生锈,逐渐的随波逐流,对教育失去了热情和期待。其实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大原因就是在工作中不能作自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命影子,无法发挥自己的创作,跟着别人做别人。当我安下心来,把自己从世俗中抽身出来,专注到自己的工作之后,渐渐的你会发现你创造了你自己,你完成了生命的每一场徒步。

安下心就是追求内在的成长,而非外在的欲望。很多人说做不到,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原意放下,不舍放下紧紧握着的那些荣誉和褒奖和好评。做对的比作好的要有意义。尤其教育,我们的教育方向因为一些应试体制有些跑偏,所以我们顺应着社会需求去做教育,那样我们或许会得到你想要的名与利,可是我们做的不会开心。剔除心中的浮躁,想想我该怎么做?如何去做?我是随波,还是保持个性?我是逐流还是坚守自己。

想明白了,才能踏实做好该做的事情。比如静下心来读读书,看看一些教育名家对教育的解读,通过书籍和专家对话,引领我们朝着明亮地方前行。潜下心来写写字,做教师要学会记录,不一定要写成什么美文,记录下教育生活的点滴,会成为我们经验的足迹,一路走来,有字为证,让我们有迹可寻,帮助我们诊断自己,看清教育。

前几天在“名师大篷车送配到流水”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安康市小教语文专家李建平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他说: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很善于学习,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方法太多,方式太杂,我该学习哪条?我选择谁?最初我们一直在模仿,但一定要超越,努力做自己,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学习时就要有取舍,透彻的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教育短板和优势,才可以有效融入别人的经验助长自己的教育成长。

教师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做一名教书匠容易,但是做一名好老师不容易。要深入思考,善于琢磨,所有的教育细节都可以成为思考的点,把这些点点燃,就会燃烧自己的教育热情。激发自己的教育灵感。最近备课深有感触,不断地问自己几个问题,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讲?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想明白,重新梳理出来,讲给学生,才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这些年来我一直尝试着做一个大气的老师,对待工作和学生都应该心胸宽阔一点。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我们不是去改变他们,而是通过个人的魅力去影响孩子学会自我成长,修炼自己的内功,为自己增香填色,让学生敬佩你,自然愿意和你一起成长。孩子们可能与你的要求背道而驰,或是与你的想法不容,此时我们更要冷静下来,学会思考,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原谅孩子们的成长出现的问题,也是原谅自己。当然也一直没做好,不过我会不断努力的。急什么呢?就像一篇里说的那样:人因做事而精进,因精进而美好,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己做过很多事而微笑。也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有力气的时候没有做很多事情而后悔。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要守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尊重。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