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脱俗的猴子纪实故事

文章 2019-07-18 02:11:46 1个回答   ()人看过

那一阵子,我心情坏到了极点,实在没有地方宣泄,便拨通电台心灵互动节目的电话。主持人刚一发问,我便稀哩哗啦地一通倾诉——

每天,我第一个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是拖地板、抹桌子,给办公室所有的水瓶打满开水,将第一杯茶冲给科长,见人后的第一句话是“您好”,当然更是第一个完成工作任务。领导从来没有为此表扬过我,也没有批评谁,可还是有人说:大事干不了的人,才干那些小事。

于是,我发誓要干几件“大事”。

在一次上级发起的调研征文中,我执笔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为了表示谦虚,我署了单位的名。没想到局里被上级通报嘉奖,局长表扬了我,可我分明“读”到了一片漠然和不屑。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动物世界”里尽管刺猬把嘴脸团在肚皮底下,但别人都知道它是刺猬,因为那是刺猬进攻敌人的一种手段。

于是,我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用沉默化解这些议论。

那天,我在单位一大堆人的嬉闹、吹牛和调笑中,一个人蜷缩在办公室一角,精心赶制一份报表。可还是有人说:这家伙城府深不可测,专干别人没干或想不到的事情。

与其说被人无端描画,倒不如真露一手,既可堵住那些人的嘴,又可以证明自身的价值。于是,一条条引经据典、分析透彻、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的工作方案和建议解决了单位一件件多年未能突破的难缠事。这下,领导面露喜色,上级调研组纷至沓来。每次开会领导总让我第一个发言,谓之为“思路导向”。

周围的人沉默了,可我能感觉出来,这沉默不是赞许和肯定。科长的脸拉长了,当我每天还是把第一杯茶送到他面前时,他竟端起来倒了,自己重新冲上。被我惹恼的科长还找到领导另外要了一间屋办公。这下可好,骄傲、不尊重领导、不团结同志、小聪明等批评都落在了我的头上。我真正领教了啥叫“莫须有”。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段时间,我的事业反而格外顺,领导委以重任、论文获奖、学会邀我参加研讨会……

可是,一走进办公室,“丰收”的欣喜便被那尴尬的气氛搅和得一团糟,我不禁问自己,是我错了吗?多方请教,没有人能说出孰是孰非。想来想去,里那个“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故事打动了我,看来只好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我还无法逃避的环境。于是,我开始将认真改为敷衍,将执著改为不恭,学会了打哈哈,学会了玩牌、打游戏。领导让我写个工作报告,我翻出去年的,重新挂了文号,变更了日期就交差。

效果真不错,没几天,同事们就和我打成了一片。

但是,恼人的事儿又接踵而来。领导说:“你的锐气哪儿去了?能干啥的不干啥,就是一个啥也干不成的人——废物一个”。有人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似地说,“谁知道那获奖的论文是不是抄来的,要不就是用钱买下的……”

不要惧怕别人的嫉妒

说到这里,主持人打断我的话,说:“危险!因为你惧怕别人的嫉妒而妥协,被环境同化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10只猴子关进一只铁笼子里,笼子上面放着一挂水果。笼子设计了一个机关,如果有猴子去拿水果,笼子里会自动转动许多皮鞭,10只猴子都会遭到皮鞭的抽打。有一只猴子率先去拿水果,其余9只便挨了打。另9只猴子也都作了尝试,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于是,猴子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若是拿水果,肯定要挨打。因此,笼子里所有的猴子都不敢去拿水果了。

心理学家为了进一步验证,他取出一只猴子,换进去了一只新猴子。新猴子因没有这个意识,去拿水果,笼子里的猴子们再次遭到了厄运。这下,另外9只猴子群起而攻之,将新猴子打得鼻青脸肿。心理学家又放出一只原先的猴子,换进去另一只新猴子,第二只猴子又如法炮制,同样遭到另9只猴子的毒打。心理学家依次放出一只换进一只,依旧重演了一次次“拿水果——遭鞭打——群起而攻”的闹剧。直到原来的猴子全部换完了,10只新猴子又形成了不敢去拿水果的共识。”

主持人的故事讲完了,他说:“不要费尽心机为讨好他人而动摇自己本没有错的为人处事的观念,更不要为了赢得别人廉价的掌声而迷失了自己,但愿你能找到心灵的曙光。”

主持人的话让我颇有感触。不错,当我们进入一个单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许多时候,我们为了工作、为了责任、也为了自身的价值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尽管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但客观上却存在着威胁圈内成员某方面利益的因素。不论别人出于什么目的,肯定有人会对我们的认可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有三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是跳出这个圈子,还有就是被“同化”,再就是“我行我素”。跳出这个圈子,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况且,跳出去了还会变成“被打的猴子”;“同化”将使你的能力呈负增长;只有“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个性,以脱俗的心情忽略猴子们受到的“教训”,即不论是笼子里鞭子的自动抽打,还是猴子们的群起毒打,依然“我行我素”,最终拿到美味的水果,或许还能分给大家一些,共同品尝。

请不要去苦苦追求没有嫉妒的日子,没有嫉妒,你必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