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也有可能被我们捧杀随笔日记

文章 2019-07-18 02:15:19 1个回答   ()人看过

近来在我经常上的一个论坛上,编辑发了一篇文友的孩子写的文章。文友本身就是网站的驻站编辑。须是近水楼台吧,孩子的文章发了不到一天就被评为精华。于是好评如潮,不到两天点击量超过500,俨然成了炙手可热的热帖,成了这个网站的爆文。

其实呢,大家只不过是觉得后生可畏,给一种鼓励罢了。在这样文学式微的年代,还有这样一个00后那样挚爱文字,并且笔下功底也不差,洋洋千言,立马可待,着实难能可贵。

但究其实,这篇文章里存在着许多不好的一面。比如说文风,作者词汇积累有限,却偏偏自诩文笔好。堆积了一些连自己也看不懂的华丽的词藻。比如他形容排在地上的磨盘为鳞次栉比。比如就在本文的第一段,三个句子,两个主语,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大家的追捧是否有点言过其实呢?是不是有点过度的拔高呢?

我又想,在众人的吹捧下,这孩子会不会膨胀呢?会不会觉得小小弹丸之地,那些所谓的文学前辈们的创作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呢。会不会以为自己是文学天才,从而目中无人呢?我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被捧杀的少年天才还少吗?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