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推荐一本书格林童话

文章 2019-07-18 02:31:09 1个回答   ()人看过

中国,至少有100种以上的译本和译改本,几乎每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都会讲出一个源于格林童话的故事。

》》》《格林童话》在线阅读入口

《格林童话》对儿童的影响

雅各布·格林,1785年出生,威廉·格林,1786年出生。相差一岁的兄弟俩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在他们的笔下描绘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在当时的学术界,格林兄弟以博学多才、勤奋不懈闻名,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们在生前密切地关注德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他们一生都在从事研究和搜集工作。格林兄弟对德国下一代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们对所搜集的民间传说、寓言、童话的加工润色、出版发行,使成千上万的德国少年儿童受益非浅,每个少年儿童都记住了格林兄弟的名字,都记住了格林童话。他们的童话世界里到处都是真善美,邪恶是美的陪衬,到最后,邪恶都会被美所战胜。所以,孩子们爱他们的童话,因为故事的最后没有伤心;所以,大人爱他们的童话,因为故事的最后邪恶被消灭。

当孩子们还不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能就已经在给他们讲格林童话的故事了。《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等。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聪明的小红帽,都成了伴孩子们入睡的好伙伴。当孩子们渐渐长大,爸爸妈妈则会以灰姑娘为榜样,告诉孩子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以白雪公主为榜样,要做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人;以小红帽为榜样,做一个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的人。

众所周知,安徒生的童话也是他个人的遭遇、经历和社会观、人生观的反映。但毋庸讳言,《格林童话》以其单纯、稚拙、富有愉悦性和幻想奇丽等特点,更为符合“童话”的本质,也更易于小读者节诶受。事实上,在世界各国,脍炙人口、家传户颂的格林童话的名篇佳作,要多得多;它们的那许多人物和动物主人公,也更为孩子们喜爱。

《格林童话》在艺术形式方面则具更多的欧洲民间童话的共性。它们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单纯、明晰、稚拙这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字眼来概括:

情节几乎全是单线条的,只是在向前发展时往往会出现一个两个波折或反复。没有倒叙和伏笔之类较复杂的东西。

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人面临着难题、困境和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望等等。接着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于获得成功或者胜利,一律地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Happy end告终。0~7岁的儿童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这时候他们也开始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而《格林童话》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以及故事所表现的勇敢、善良、机智等优秀品质极易被儿童吸收,并会刻意模仿,比如男生会学习王子的勇敢、绅士,而女生则会学习公主的善良与友爱。

《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包括动物善恶分明,内心的好坏黑白一目了然,而且始终如一、各走极端。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主人公多为大好人;二,主人公的对立面,总是大坏蛋诸如额度的继母、巫婆、凶龙、狼等等;三、主人公的助手或是嫉妒者或是失败的竞争者这样一些起陪衬对比作用的人物。孩子们在听到故事的时候,会在脑中有一个自我思考的阶段,故事不仅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真善美,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故事多线于情节的叙述,极少人物心理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无时代历史背景的交待。当困难无法克服时,往往出现外来的神奇力量的帮助,诸如善良的小精灵、小动物、仙女和忠心而呆傻的巨人,当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插入简单的民歌、儿歌,而且反复使用。

以上所有的艺术特点,都来自民间文学口传易记的需要,也适合儿童幼小心灵的接受能力。

《格林童话》无疑是文学史上深刻的一笔,它的影响至今都长盛不衰。人们至今津津乐道地讲述它的传奇性。孩子们爱它,因为它们很单纯、很美,大人们爱它,因为,它是他们永远年轻的回忆。《格林童话》是我们每个人关于童年的回忆,不管你信不信,至少现在的你身上的某一点品质来自于它。

雅各布·格林有这么一句话:“避开文学去研究历史那就好像用竹竿扛大象——于事无补,详细的历史问题都记录在文学作品当中。”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