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话说文学形象

文章 2019-07-18 02:37:37 1个回答   ()人看过

文学形象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上语文课常常感受分析它。我们见识过无数个文学形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像小精灵一样一个跟一个地悄然进驻我们的心里,时常搅得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端。可是等到我们认真讨论它们时,却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样,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把捉不定:它有时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可称人物形象;有时指一片景物或一景一物,可称景物形象;有时指某个时代的某处社会生活,可称社会历史长轴画卷,或社会形象、时代形象……那么,文学形象到底如何界定?它有哪些主要特点?感受、分析它,有没有可依循的要领、技巧?

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丰富含义?

文学形象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地提炼、加工、创造,又经过读者头脑反映、品味、再创造,最终以富有情感色彩和审美意味的具体可感形式呈现的。它具有繁多的层次和侧面,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物体形象和场景形象;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作品中,文学形象通常指人物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多义性、多层性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用一简示图来标明文学形象的发生、演化的过程:

客观物象—→作家心象—→作品形象—→读者心象

这个简示图很重要,有助于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文学形象。“物象”是客观的,其余三“象”都是主观的;前一“象”向后一“象”过渡会出现复杂的变化:同一种物象在不同的作家诗人笔下会变幻成不同的形象;同一作家诗人,在不同时境、不同心情下观察和描摹物象也会有所差异;“读者心象”同样有差异,同一形象在不同读者头脑里产生的各种差异,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由此又可以看出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多层性的特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